藏花阁园艺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311|回复: 74
收起左侧

[全程记录] 汇报一下插扦小苗上盆后的生长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1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您注册,观赏更美的图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老木成舟 于 2014-9-21 18:24 编辑

            八月10日闷插的11枝三角梅小苗,8枝生根,3枝烂皮(估计闷插湿度大中间没有杀菌消毒缘故),生根的8棵上盆后不久,不知什么原因又有4棵挂掉了(拔出来看烂根了,估计是上盆时伤了根)。 剩下4棵转入正常养护,昨天院内朋友要去一棵,还剩3棵目前长势良好。首次试插了11枝,最后只成活了4枝,成活率不足50%。看来要不断总结经验,深入学习,继续试验。

QQ图片20140920175400.jpg

QQ图片20140920175452.jpg

QQ图片20140920175347.jpg



点评

赞: 5.0
赞: 5
  发表于 2014-9-23 20:31
我回家把我的也统计统计。  发表于 2014-9-22 15:49
扦插成活,不等于移入盆栽能活,关键转盆移植有研究如何不伤根,如何缓苗?值得研究!  发表于 2014-9-21 19: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18: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活下来的真不容易啊,一定能成大器
回复 支持 1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错,,继续努力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嗨_S 发表于 2014-9-21 19:02
能不能详细介绍扦插过程,粗枝怎样闷养?

和细枝插扦一样的,我的步骤是:1、将剪好要插的枝条用高锰酸钾水浸泡一刻钟消毒。
2、用生根粉水浸泡24小时后插扦。

3、使用一次性塑料水杯装入消毒后的自配介质,将生根粉浸泡的枝条插入。
4、放入保温箱加玻璃盖闷插即可(每天拿开玻璃盖子透一次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yemei 发表于 2014-9-23 22:09
请教前辈,这棵三的品种,为什么大家都说这棵是水红呢,这不是大红吗?这棵三具体品种名称是什么呢,想网上 ...

呵呵,我也是新手,两者叶子没啥区别,只能从花色辨认,由于照片颜色受各种因素影响较大,只看图片水红大红的确不太好分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fwjgqh 发表于 2014-9-24 15:58
我闷插的小苗还没有因移苗死亡过,闷插的塑料杯移出来后会先露养一段时间,枝条和根系都老成一些再移盆。有 ...

上次我用的是一次性纸杯,从纸杯里拿出来上盆估计有的伤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fy夜雨 发表于 2014-9-21 18:31
还不错,,继续努力

谢友赏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米格子 发表于 2014-9-21 18:32
活下来的真不容易啊,一定能成大器

谢友赏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军人老哥致敬,祝贺扦插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详细介绍扦插过程,粗枝怎样闷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接再历,多学几次就会成功,我上盆都能活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说下是什么品种吗?如果是水红那切实是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今天也插了几条嫩枝,用了赤玉土以及蛭石,2.0法,看成活率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联系|小黑屋|藏花阁园艺 ( 浙ICP备10014706号-5,浙ICP备10014706号-4 )|浙公网安备33010402004524号

GMT+8, 2024-6-21 05:07

Powered by MYCHG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