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花阁园艺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317|回复: 6
收起左侧

小知识合集:秋冬养花做些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6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您注册,观赏更美的图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    菊花 应在立秋节前后5天左右对多头菊、立菊、悬崖菊进行最后一次摘心。若想花期集中,则应对早花品种迟摘,迟花品种早摘;若想延长观花期,则应对早花品种早摘,迟花品种迟摘。待新枝长到10厘米左右,对多头菊进行定头,即选留长势一致,分布合理的奇数枝条作开花枝,其途剪除。薄肥勤施,适当控水,每天浇8成水,保持下午5点左右叶片略有萎蔫为宜。现蕾后施一至二次较重的花蕾肥,以有机肥为主,促进花蕾发育,并按每枝一蕾及时抹去多余的侧蕾。病虫必须以预防为主,一旦造成为害,直接降低观赏价值。</P>
<>    月季 在8月中下旬进行一次重修剪,剪除枝叶总量不超过30%-50%,选留部队健壮枝短截,除去细弱枝、病虫枝、内膛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应翻盆换土一次,去掉1/3-1/2的宿土,添加基肥和新培养土,对原盆较小的还应换大一号的盆。现蕾后加施追肥,做好常规病虫防治工作,特别注意红蜘蛛的防治。</P>
<>    茶花、茶梅、杜鹃 秋季是花蕾发育的重要阶段,要用矾肥水掺8倍-10倍的清水,每周浇一次,促进花蕾发育。茶花要尽早疏蕾,选留分布均匀,发育正常的外部花蕾,每20片至30片叶留一个花蕾。每20天喷一次菊酯类农药,防治叶部害虫。杜鹃还要注意防治叶部真菌病害。8月-9月要继续遮挡中午直射光暴晒,还要避开西晒。</P>
<>    仙客来、马蹄莲、郁金香以及其他喜冷凉型的花卉,夏季休眠或半休眠,9月-10月气候转凉,应及时翻盆、上盆或分株上盆,注意加足底肥。这类花卉的栽植深度因种而异,栽植深度对以后生长的影响很大,要正确把握。一般地仙客来球茎要露出土面1/4,风信子球茎全部入土,上面盖土2厘米,郁金香鳞茎入土2/3,马蹄莲块茎盖土3厘米-4厘米。栽植时浇透水后,在未大量发叶之前应控制浇水量。</P>
<>    播种 秋播花卉以草花为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露天草花,如金盏菊、金鱼草、三色堇、石竹等,可根据需要从8月至10月分期分批播种,结合其他养护措施,可延长观花时间;二类是温室草花,主要有瓜叶菊、报春花、蒲包花等,一般根据生育期长短,按期播种,按时开花。现在各花种新品系很多,各品系生育期长短不一,应引起注意。生育期是在发育起点温度以上计算的,如无加温条件,播种期应在按生育期播种的基础上,再提前15天左右播种,以便确保按期开花。</P>
<>    此外,怕冻的花卉和观叶植物在深秋时节应逐渐控水,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和增加光照,以利提高花卉体液浓度,提高抗寒能力;秋季是树干增粗的高峰时期,对绑扎已定型的盆景应及时松绑,以免造成缢痕,有损观赏价值;秋季还要注意种子的分类采集和部分花卉的扦插繁殖。</P>
< align=center>花卉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P>
<>    病毒病是危害花卉植物的一类特殊病害,近几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由于其在症状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等方面与一般病害差异较大,为了便于正确识别、防治,现将诊断识别及防治要点分别细叙如下: </P>
<>    一、诊断识别 </P>
<>    1.症状诊断 花卉病毒病症状特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P>
<P>    (1)变色:包括"花叶"、"斑驳"、"碎色"3个类型。"花叶"指病叶上出现深浅绿相间的斑块。"斑驳"指病叶上有褪绿斑点,点较大,边缘不明显,分布不均匀。"变色"现象表现在花瓣上称为"碎色"。 </P>
<P>    (2)褪绿、黄化:全株或部分器官表现为浅绿色或黄色。 </P>
<P>    (3)斑点、条纹:常发生于叶、茎、果实等部位,表现为坏死斑、坏死条纹、褪绿斑或褪绿条纹。 </P>
<P>    (4)环斑、栎叶:二者多出现在叶片上,同心纹形的斑称为"环斑"。沿叶脉有栎树叶状变色纹的称为"栎叶"。 </P>
<P>    (5)明脉、黄脉、脉带:明脉和黄脉为花叶症状的前期,先为叶脉透明称"明脉",继而叶脉变黄称"黄脉","脉带"是沿叶脉变深绿色。</P>
<P>    (6)皱叶、卷叶: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变形。叶脉生长受抑制,叶肉仍然生长,叶片变皱,叶缘向上或下卷。 </P>
<P>    (7)丛生、矮化:病株顶芽受抑制,侧芽大量萌发,枝条丛生者称"丛生"或"丛枝"。节间缩短,植株均匀变矮称"矮化"。 </P>
<P>    (8)耳突:病叶背面叶脉上产生突起,形似耳朵状,称为"耳突"。</P>
<P>    2.田间观察与分析 田间现场观察分析对于病害诊断意义较大。病毒病害在症状特点上易与非侵染性病害,尤其是缺素症、空气污染等所引起的病害相混淆。受病毒侵染植株在田间分布多为零星分散,病株附近有健株。植株发病后往往不能恢复。非侵染性病害多数为成片发病,这种病害通过增加营养和改善环境条件可恢复健康。花卉病毒病只有明显病状而无病征,病毒病症状中多为花叶、黄化,且常常表现为系统侵染,较少有腐烂、萎蔫症状。当然,病毒病状有时也易发生变化,不同的病毒在不同的寄主种类及品种上,会有差异,有些病毒病会因温度等变化而出现隐症。 </P>
<P>    3.利用内含体诊断 植物细胞经病毒感染后会产生与其他细胞结构不同的微小个体,这些个体的形状与组成都各不相同,称为"内含体"。通过显微镜观察具有特殊形状的内含体,可以诊断病毒病,但单纯用内含体诊断也并不可靠。 </P>
<P>    二、传染方式 </P>
<P>    1.汁液传染 汁液传染通常只发生于花叶型病毒病。在自然界中,有些病毒病可以通过病株、健株的枝叶间相互摩擦或人为接触摩擦发生传染。其他管理操作如移苗、整枝、抹头、插花、切取无性繁殖材料等,使手指或工具沾染病汁而传播病毒。 </P>
<P>    2.媒介传染 以昆虫为主,尤其以蚜虫、叶蝉最常见,其次为土壤线虫及真菌。 </P>
<P>    3.无性繁殖材料传染 由于病毒病为全株性侵染,一旦感染病毒,寄主植物和各个部位一般都带有病毒。如块茎、球茎、鳞茎、块根、走茎、插条、接穗、接芽、苗木等都可以传播病毒病。 </P>
<P>    4.土壤传染 土壤传染实际是土壤生物与寄主植物间的接触传染,分为两种,一是土壤中的线虫、真菌传播,二是土壤中带病毒的有机物传播。</P>
<P>    5.种子及花粉传染 种子中的胚及花粉常常会带有病毒,因而通过播种及花粉能传播病毒。 </P>
<P>    6.菟丝子传播 由于菟丝子与多株寄主植物的维管束连在一起,因而传播病毒非常容易。 </P>
<P>    三、防治方法 </P>
<P>    1.消灭及减少侵染源 随着国际间花卉业交往日益频繁,许多病毒会带到一些新的地区或传播到一些新的植物上。所以,首先应加强花卉病毒病检疫。其次,选留无病毒种子及无性繁殖材料,或进行茎尖脱毒,第三,铲除杂草寄主。 </P>
<P>    2.防治传毒媒介 用各种方法消灭蚜虫、叶蝉、线虫,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毒病的发生。 </P>
<P>    3.采取有效的栽培措施 栽培措施包括适期播种、保护地栽培、人工基质的配制、科学肥水管理等系列措施。花卉生产力求精耕细作,田间卫生。在进行栽培操作如摘心、剥芽、扦插时,工具应经常消毒,尽量避免通过手指及工具传播病毒。 </P>
<P>    4.热处理钝化病毒 利用某些病毒受热以后的不稳定性,使病毒失去活性而获得无毒苗。可采用温汤浸渍处理及热空气处理。热处理法去除病毒,只需简单的恒温设备即可,时间也短。但是高温处理不当会影响植物生长,严重者使植物死亡,且病毒去除率也并非百分之百。 </P>
<P>    5.药剂防治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研制出很多对蔬菜病毒有效的药剂,如植病灵、菌毒清、病毒灵、病毒特以及912钝化剂、抗毒剂1号等,但用于花卉的报道还不多。 </P>
<P align=center> </P>
发表于 2005-12-7 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不错!谢谢<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酷雨!!!!</FONT></STRONG></P>[em01][em01]
发表于 2005-12-7 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回去试验。
发表于 2005-12-8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藏 留着以后派用场
发表于 2005-12-10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多谢了!!
发表于 2005-12-10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顶!
发表于 2005-12-12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联系|小黑屋|藏花阁园艺 ( 浙ICP备10014706号-5,浙ICP备10014706号-4 )|浙公网安备33010402004524号

GMT+8, 2024-6-3 16:33

Powered by MYCHG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