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花阁园艺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花小米
收起左侧

【多年生花卉】Ⅰ养护+图片(图片更新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簇生山柳菊  <BR> </P>
<><BR> <BR>    [学名]Hieracium panicalatum<BR>    [科属]菊科山柳菊属<BR>    原产美国佐治亚州与亚拉巴马州一<BR>带。喜阳光,耐贫瘠、干旱土壤,忌涝。<BR>    株高60-90cm,具匍匐茎。基生叶簇生,茎生叶互生、披针形,叶缘有齿。<BR>头状花序,径约1.2cm,全为舌状花、黄色,花期7—8月。插种或分株法繁殖,匍匐茎平卧地面,宜作地被,也可作自然式丛植或野生花卉园群植,或作岩石园点缀,颇富野趣。<BR>    同屑植物约700种,见于栽培的有:橙花山柳菊(H.aurantiacum);毛叶山柳菊(H.pilosella var.virides);伞花山柳菊(H.umbellatum)等  <BR> </P>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叶金光菊  <BR> </P>
<><BR> <BR>    [学名]Rudbeckia hista<BR>    [科属]菊科金光菊属<BR>    主要产于北美,耐寒.耐旱。喜向阳 通风环境。不择土壤,但在排水良好的砂 壤土上生长更佳。 株高60--90cm,全株被粗毛,上部 叶互生,长椭圆形至阔披针形,下部叶近 匙形。头状花序,舌状花,金黄色;筒状 花深褐色,半球形。花期5--9月。播种 法繁殖为主,亦可分株、扦插。9月露地 播种,11月定植,次年开花。发芽适温 10--15C。对肥水要求不高。毛叫‘金光菊 花大而美丽,多用作庭园布置,花坛、花 境材料,亦宜草地边缘自然式栽植,还可 作切花,水养期颇长。 同属植物约30种,常见栽培的还有: 金光菊(R.laciniata);大金光菊(R. maxima);齿叶金光菊(R.falgida)等.</P>
<>毛叶金光菊,又称黑心菊,为菊科金光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常作一、二年生草花栽培。株高80至100厘米,全株被有粗糙的刚毛,在近基部处分枝。叶互生,茎下部叶匙形,长10至15厘米,茎上部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均全缘,无柄。头状花序单生,花径10至15厘米。盘缘舌状花金黄色,有时有棕色环带,有时呈半重瓣。管状花暗棕色,聚集呈半球形突起,直径2至3厘米,高2厘米左右。花期5至11月。 黑心菊原产北美,耐寒性强,又耐干旱,对土壤适应性强,管理较为粗放。繁殖可在9月播种。幼苗初期生长缓慢,长至4片真叶后移植一次,于11月初定植。冬季以低温通过阶段发育,次年春季抽茎,5月开花。 黑心菊花朵硕大,色彩鲜艳,花期又长,常作花坛、花径材料,亦可盆栽家庭观赏或作切花材料。 <BR> </P>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BR> <BR>草地风毛菊  <BR> </P>
<><BR> <BR>草地风毛菊<BR>    [学名]Saussurea amara<BR>    I别名]驴耳风毛菊、羊耳朵<BR>    [科属]菊科风毛菊属<BR>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内蒙 古,俄罗斯也有分布。 株高约 60cm。具根 状茎,茎直 立。叶片椭 圆形或矩圆 状椭圆形, 全缘或有波 状浅齿。头 状花序顶生, 排成伞房状, 花冠粉红色。园林中作花丛、花境或林缘 地被植物。 同属植物还有:庐山风毛菊(S. bullockii);雪莲花(S.involucrata)等. </P>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BR> <BR>南美蟛蜞菊  <BR> </P>
<><BR> <BR>植物名称:  南美蟛蜞菊   <BR> <BR>别  名:  地锦花,穿地龙 <BR> <BR>英 文 名:  Trilobate Wedelia <BR> <BR>拉 丁 名:  Trilobate Wedelia <BR> <BR>科  名:  菊科 <BR> <BR>属  名:  南美蟛蜞菊屬 <BR> <BR>适应地区:  热带 <BR> <BR>生态分类:  草本植物 &gt; 一二年生花卉 <BR> <BR>观赏分类:  观花类 <BR> <BR>形态特征:  莖橫臥地面,具短毛。葉對生油亮肥厚,邊緣有鋸齒。頭狀花序黃色直徑約二點五公分,多用於地面覆蓋。 <BR> <BR>生长习性:  性喜陽光高溫耐旱。 <BR> <BR>繁殖培育:  繁殖容易,摘取莖葉扦插即可成活。 <BR> </P>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花忌寒苣苔  <BR> </P>
<><BR> <BR>    红花忌寒苣苔又名长筒花, 原产于危地马拉、墨西哥。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 不耐寒、怕霜冻,不耐强光直射, 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BR>  <BR>●繁 殖  <BR>    常用分株、扦插和播种繁殖.分株在春季切开根茎进行分栽.扦插可在5~6月用顶端嫩茎扦插,插后15~10天生根。播种可冬、春季在室内盆播.播后11~20天发芽。  <BR>●栽 培  <BR>    盆栽用泥炭苔藓和沙的混合土壤.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盛夏遇强光时,须适当遮阴.每半月施肥1次.冬季放室内向阳处养护.越冬温度不低于5℃.  <BR>●病虫害   <BR>    常青黑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危害,用40%乐果乳油2 000倍液喷杀。  <BR>●应 用  <BR>    红花忌寒苣苔初夏开花,花色有白,红、紫等,花形小巧玲珑,娇媚可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较好的小型盆栽花卉.适用于案头,书桌摆设,也可用于切花观赏。  <BR> <BR></P>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广唇柱苣苔 <BR>学  名: Chirita sinensis <BR>别  名:  <BR>科: 苦苣苔科 属: 唇柱苣苔属 <BR>产地分布 <BR>原产中国华南地区。 <BR> <BR> <BR> <BR>  形态特征 <BR>株高约15cm,几无茎,具块根。叶基生,叶片肉质,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粗糙多皱,深绿色有白色或具银绿色斑点。花葶红紫色具柔毛,着花1-4朵,花冠筒长约3.5cm、白色,喉部有黄色条纹或斑痕,檐部5裂,略呈两唇状,玫瑰紫色。 <BR> <BR> <BR> <BR>  生长习性 <BR>喜温热,不耐霜冻。高温强光下需遮荫。喜排水良好、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生长适温20度,温室越冬不低于12度。 <BR> <BR> <BR> <BR> 园林用途 <BR>用作温室盆花观赏。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花紫露草  <br></P>
<><br><br>        白花紫露草又名淡竹叶,为鸭趾草科多年生草本,茎匍匐,节着地生根。多被养花者作为盆栽悬吊观赏。常见栽培的还有花叶品种,绝上上有白色条纹,生长皆强健,容易栽培。 </P>
<>        此草原产南美,性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生长湿度为15-25℃,畏烈日,宜生于有明亮的散射光处,对土壤要求不高。白花紫露草栽培管理简单,平时只需保持土壤湿润和较高的环境湿度,烈日直射,就能良好生长。干旱则生长受抑制,叶片干枯缺乏生机,过阴则茎易长,斑叶品种则斑纹不明显。初冬露地栽培的,遇霜即死,但地下根系第二年仍可萌发。盆栽的应移入室内,室温保持在5℃以上,盆土不可太干。 </P>
<>        此草的繁殖,只需在生长季剪取新梢扦插,尤其在梅雨季节进行扦插,更易成活。<br></P>
< align=center>图为紫花紫露草</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photo2.hexun.com/p/2006/0802/36237/b_B56AF35F8880CD07.jpg"></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photo2.hexun.com/p/2006/0802/36237/b_6CD2958DAD34E218.jpg"></P>
< align=center><IMG src="http://photo2.hexun.com/p/2006/0802/36237/b_05F251E671F65DE4.jpg"></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9 13:05:1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BR>互叶畸瓣葵</P>
<>互叶畸瓣葵</P>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BR> 匍枝毛茛  <BR> </P>
<><BR> <BR>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中一个较大的科。多数草本,少数为小灌木或木质藤本。多数植物的主根早萎,由茎基部生出须状不定根。单叶或复叶,互生或基生,稀对生;叶脉掌状,稀羽状。聚伞花序或由聚伞花序组成各式花序,稀总状花序。花下位,辐射对称,稀左右对称。萼片绿色或花瓣状;有各种颜色。花瓣不存在或存在,存在时有各种颜色,或特化成各种形状的引诱昆虫的分泌器官。雄蕊螺旋状排列,多数,稀少数;花丝多为狭条形,有一条纵脉,稀为长圆形片状,花药有时生于花丝两侧近边缘处(锡兰莲属);花粉多具3沟,稀具散沟(类叶升麻属、银莲花属、毛茛属的一些种)或散孔(毛茛属和铁线莲属的一些种,唐松草属和罂粟莲花属)。染色体基数x=6,7,8,9,12。</P>
<><BR>  本科约有60属,2200种,分布于世界各地,多数分布于北温带。中国有39属,约720种,广布全国,多数分布于西南部山地。中国特有属5个:尾囊草属、星果草属、独叶草属、罂粟莲花属和毛茛莲花属。花通常雄蕊先熟。本科植物花瓣各种特化的形态均适应昆虫传粉。在无花瓣的铁线莲属和唐松草属等属,常通过以花粉供昆虫作食物而达到传粉的目的。在唐松草属一些进化的种类(如具丝形花丝和发育柱头的亚欧唐松草等)可能适应风媒传粉。白头翁属和铁线莲属的瘦果有宿存的长羽毛状花柱,而适应风力传播。唐松草属和银莲花属的一些种(如长喙唐松草,钩柱唐松草,草玉梅),瘦果的宿存花柱较长,并呈钩状弯曲,毛茛属的一些种(如刺果毛茛),瘦果具刺,均适应动物传播。在升麻属和乌头属,种子具膜质翅,适应风力传播。</P>
<>  本科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在中国有30属约220种植物可供药用,其中黄连、附子、升麻、川木通等是有悠久历史的中药。金莲花属的花含金莲花黄质(trollixant-hin)和一些黄酮化合物,有消炎作用,可治扁桃体炎、喉炎等症。升麻属含特有的四环三萜升麻吉醇(cimigenol)的衍生物和呋喃色酮类化合物(升麻素cimicifugin等),有祛风解热、发表解毒等作用。乌头属及翠雀属含剧毒的二萜类生物碱,其中不少有重要药用价值,如乌头碱(aconitine)有局部麻醉作用。乌头原碱(aconine)和次乌头碱(hypaconitine)有镇痛、镇静及解热作用。唐松草属含各种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如唐松草果碱(thalicar-pine)、唐松草新碱(thalidasine)及黄皮树碱(obamegine)等,有抗菌、消炎、解毒、降压等作用。黄连属富含小檗碱(berberine)及黄连碱(coptisine)等生物碱,有抗菌、消炎、降压、扩张血管等作用。星果草属的地下部分也含小檗碱等化合物,在广西民间作为黄连的代用品。白头翁属及银莲花属含有毛茛苷(ranunculin),这种苷水解或酶解后产生的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白头翁属多种植物的根状茎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治细菌性或阿米巴痢疾。铁线莲属含毛茛苷及三萜皂苷等化合物,本属植物的木质茎作中药川木通用,有利尿作用;有些种类的根作威灵仙用,有祛风湿的作用。毛茛属富含毛茛苷,有些种(如毛茛,石龙芮)在新鲜捣烂外用能治疗一些疾病;猫爪草的根可治疗淋巴结核。侧金盏花属含有五元不饱和内脂环型的强心苷,如侧金盏草毒苷(adonitoxin)。其苷元为侧金盏毒苷元(adonitoxigen-in),有强心及利尿作用。由于本科植物含有多种有毒的化学成分,所以不少种类(包括不少药用植物)是有毒植物,如打破碗花花、天葵等,这些植物可作土农药,防治一些农作物的病虫害。毛茛科中不少属(如乌头属、翠雀属、耧斗菜属、铁线莲属、银莲花属、金莲花属、毛茛属等)有美丽的花,可供观赏。</P>
<>  毛茛科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科之一。其雄蕊下位,与心皮均分生,常为多数并螺旋状排列,胚乳丰富,胚小,而与木兰科相似。但本科植物多为草本植物,叶多无托叶,花粉具3个以上萌发孔,导管分子具单穿孔板,而比木兰科为进化。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及数目,以及花瓣、果实等特征,本科可分为3亚科、12族:</P>
<>  金莲花亚科(Helleboroideae) 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心皮有多数或少数胚珠;蓇葖,稀浆果或蒴果;染色体大型,稀小型(鸡爪草属),x=6,7,8;含木兰花碱等生物碱,不含毛茛苷(铁筷子属例外)。有5族:金莲花族(Tro-llieae)、鸡爪草族(Calathodeae)、升麻族(Cimicifugeae)、铁筷子族(Helleboreae)和翠雀族(Delphineae)。</P>
<>  唐松草亚科(Thalictroideae) 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心皮有多数或1颗胚珠;蓇葖或瘦果;染色体小型,x=7,8,9;含木兰花碱等生物碱,不含毛茛苷。有5族:耧斗菜族(Isopyreae)、唐松草族(Thalictreae)、星果草族(Asteropyreae)、独叶草族(Kingdonieae)和黄连族(Cop-tideae)。</P>
<>  毛茛亚科(Ranunculoideae) 草本,小灌木或木质藤本;心皮分生,有1颗胚珠;瘦果,稀为浆果(knowltonia属);染色体多为大型,x=7,8,12;含毛茛苷,不含生物碱侧金盏花属例外)。有2族:银莲花族(Anemoninae)和毛茛族(Ranunculeae)。</P>
<>  本科代表属有:</P>
<>    乌头属 约350种,是毛茛科大属之一,分布于北温带,主要分布于亚洲。中国有170余种,广布全国,多数分布于西南部山地。花左右对称。5个花瓣状萼片分化为1枚盔状上萼片,2枚圆形侧萼片和2枚长圆形下萼片。花瓣2枚藏在上萼片中,有长爪,瓣片小,顶部的距有分泌组织。具块根的种类富含乌头碱等生物碱,可供药用,其中最著名的是乌头,广布于长江中、下游诸省的低山地区,茎高1米左右,叶掌状全裂。总状花序顶生,花秋季开放,蓝紫色,很美丽,其块根入药,主根(母根)加工后称“川乌”,侧根(子根)则称“附子”,可治中风、拘挛疼痛、风痰积聚等症。此外,草乌(Aconitum kusnezoffii)、亚东乌头(A.spicatum)、短柄乌头(A.brachypodum)、铁棒槌(A.pendulum)、伏毛铁棒槌(A.flavum)、小白撑(A.nagarum)、黄花乌头等也供药用。</P>
<P>  翠雀属 300余种,广布于北温带地区,少数分布到非洲。中国有110种,除台湾省外,其他省区均有分布,多数分布于西南部山地。本属极近似乌头属,区别特征为:上萼片具距,花瓣无爪,在雄蕊两侧外方各有1枚具爪的花瓣状退化雄蕊(瓣片中央常有一簇髯毛)。本属多种的花呈蓝或紫色,且常有长距,似飞鸟,很美丽。中国只有翠雀一种被栽培作观赏用。飞燕草属极近似本属,但2枚花瓣合生,无退化雄蕊,心皮只1枚(本属为3~5枚)而与本属不同,约有40种,产欧洲南部及亚洲西部一带,在中国栽培供观赏的飞燕草,原产欧洲南部和亚洲西南部。</P>
<P>  唐松草属 约20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南北美洲及非洲。中国约有67种,全国广布,多数分布于西南部山地。本属多种植物(如多叶唐松草,金丝马尾连等)均含小檗碱,可代黄连用。其他一些种(如瓣蕊唐松草、多枝唐松草、华东唐松草、毛发唐松草)也供药用,有清热解毒等作用。偏翅唐松草和美丽唐松草有紫色美丽的花组成大型顶生的圆锥花序,在世界上早已被栽培成为观赏珍品。</P>
<P>  独叶草属 只有独叶草1种,分布于青藏高原的东缘,自云南西北部的德钦向东北经四川西部、甘肃南部分布到陕西南部的太白山,生于海拔2750~3900米间,高山杜鹃花灌丛中以及云杉林或冷杉林下。为多年生小草本,有细长的根状茎,其节部有一个叶迹,每年自根状茎顶部的芽生出1(~2)枚具长柄的叶和一条花葶,叶片圆肾形,掌状全裂,有开放式二歧分枝的细脉;花小,直径约1厘米,生花葶顶端,黄绿色,萼片5,其内是十余枚退化雄蕊和能育雄蕊,中央有3~7个分生的心皮,每心皮有一颗下垂的直生胚珠。独叶草叶子的脉序与裸子植物的银杏及一些蕨类植物相似,是被子植物中罕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引起不少学者的重视,有的学者根据叶脉的特征及地下茎节部具一个叶迹的特征曾将独叶草属自毛茛科分出建立独立的独叶草科(Kingdoniaceae)。</P>
<P><BR>  黄连属 约16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及北美洲。中国有6种,分布于秦岭以南各省区,生长在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叶数枚簇生根状茎顶端,有长柄,叶片掌状全裂,裂片菱状卵形,羽状深裂,边缘有小锐齿,春季自叶簇中抽花出葶,花序有数朵黄绿色小花,每朵花有8~12个心皮,子房之下有细长的心皮柄。本属植物含小檗碱等生物碱,味甚苦,可药用。黄连分布于四川和湖北一带,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根状茎粗壮并分枝,黄色,是供药用的部分。</P>
<P>  铁线莲属 约300种,广布于各大洲。中国约有110种,全国广布,多数分布于西南部山地。此属植物多是木质藤本,茎的髓射线宽,种子中国提醒您: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本属的木质茎是次生性质的,源于草本茎。叶对生是本属的特征之一。藤本的种类,叶柄富感应性,碰到树木枝条等物就卷曲和缠绕,起到葡萄卷须的作用。花通常有4或6枚花瓣状萼片。多数心皮有长花柱,受精后花柱伸长呈羽毛状。本属有不少药用植物,如威灵仙在淮河以南各省区广布,是木质藤本,羽状复叶有5枚小叶,花序圆锥状,生于当年生枝顶端或叶腋,花多数,直径1~2厘米,有4枚白色萼片,根供药用,有祛风湿、利尿、镇痛之效。小木通近似威灵仙,分布于西南至华南诸省区,叶为三出复叶,叶片革质,花较大,茎药用,可利尿、消肿。</P>
<P>  毛茛属 约400种,广布于各大洲。中国约有80种,全国均有分布,多数分布于西部山地。本属的萼片绿色,花瓣黄色,比萼片大,形成有明显区别的花萼和花冠两层花被。花瓣在基部之上有一蜜槽,多数雄蕊和心皮螺旋状着生于隆起的花托上,这种构造与木兰科的木兰属相似。</P>
 楼主| 发表于 2006-8-7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荷包牡丹  <BR> </P>
<><BR> <BR>  荷包牡丹是罂粟科、荷花牡丹属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地下有粗壮的根状茎,形似当归,株高30~60厘米。叶对生,有长柄,三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有缺刻,基部楔形,似牡丹的叶。总状花序,有小花数朵至10余朵,着生于枝顶下弯呈拱状生长的细长总梗上的一侧,花瓣4片,交叉排列为内外两层。外层两瓣粉红色或玫红色联合成心脏形,基部膨大为囊状似荷包,故名荷包牡丹。内层两瓣粉白色,细长,从外瓣内伸出,包被在雄雌蕊外,好似铃,故别名铃儿草。花期4~6月,花后结细长的圆形蒴果,种子细小,先端有冠毛。  <BR>   <BR>  一、盆土<BR>    荷包牡丹既可地栽,也宜盆植,家庭种植一般以盆栽为主,以选用稍深大、通透性较好的土陶盆种植为佳。如用塑料盆、瓷盆,可在盆底垫层碎木炭块或碎硬塑料泡沫块,增强透气排水。它喜生于含腐殖质较多的壤土中,可用腐叶土与菜园表土等量混合作培养土,在沙土和黏土中均生长不良。  <BR>  二、水肥<BR>    荷包牡丹系肉质根,稍耐旱,怕积水,因此要根据天气、盆土的墒情和植株的生长情况等因素适量浇水,种子中国提醒您:坚持“不干不浇,见干即浇,浇必浇透,不可渍水”的原则,春秋和夏初生长期的晴天,每日或间日浇一次,阴天3~5天浇一次,常保持盆土半墒,对其生长有利,过湿易烂根,过干生长不良叶黄。盛夏和冬季休眠期,盆土要相对干一些,微润即可。     <BR>  荷包牡丹喜肥,上盆定植或翻盆换土时,宜在培养土中加点骨粉或腐熟的有机肥或氮磷钾复合肥,生长期10~15天施一次稀薄的氮磷钾液肥,使其叶茂花繁,花蕾显色后停止施肥,休眠期不施肥。    <BR>  三、光温<BR>    荷包牡丹原产我国河北和东北地区,喜散射光充足的半阴环境,比较耐寒,而怕盛夏酷暑高温,怕强光暴晒,因此宜置于庭院的大树下、葡萄架下、高大建筑物的背阴面、东向或北向阳台。夏季休眠期要置于通风良好的阴处,不能见直射光,并常向附近地面洒水,提高空气湿度,降低温度。     <BR>  四、繁殖<BR>    荷包牡丹的繁殖方法有三。<BR>    一是最常用的分株法,早春2月当新芽萌动而新叶未展出之前,将植株从盆中脱出,抖掉根部泥土,用利刀将根部周围蘖生的嫩茎带须根切下,两三株植于一盆,覆土高于旧土痕2~3厘米,浇水,置阴处,长新叶后按常规管理,当年可开花。分株要注意两点:①要适时,如老株的新叶已展开再分株,易伤根系,成活率低,深秋休眠期亦可分株,但成活率不高。②要相隔2、3年才能分一次,不能年年分株。<BR>    二是扦插法,花谢后剪去花序, 7~10天后剪取下部有腋芽的健壮枝条10~15厘米,切口蘸硫磺粉或草木灰,插于素土中,浇水后置阴处,常向插穗喷水,但要节制盆土浇水,微润不干即可,月余可生根,翌春带土上盆定植,管理得好,当年可开花。<BR>    三是播种,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但实生苗要3 年才开花,家庭繁殖一般不用,园林部门为大量繁殖或是培育杂交新品种才采用。  <BR>     五、药用<BR>    荷包牡丹不仅花美,而且可药用,跌打肿痛,用荷包牡丹根适量捣烂,用酒调敷患处。疮疖肿毒,将荷包牡丹全草捣烂,敷于患处。   <BR>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联系|小黑屋|藏花阁园艺 ( 浙ICP备10014706号-5,浙ICP备10014706号-4 )|浙公网安备33010402004524号

GMT+8, 2025-7-19 04:58

Powered by MYCHG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