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花阁园艺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花小米
收起左侧

【多年生花卉】Ⅱ养护+图片(图片增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桃草  <BR> </P>
<><BR> <BR>花卉植物名称:[山桃草] </P>
<>所属分类:[柳叶菜科 ] </P>
<>拉丁名/别名 Gaura lindheimeri / </P>
<>产地与习性 </P>
<>分布于北美洲温带,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耐寒,喜凉爽,半湿润环境和阳光充足、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花期5-9月。 </P>
<>形态特征 株高100-130cm,全株具粗毛。多分枝。叶披针形,先端尖,缘具波状齿,外卷,两面疏生柔毛。穗状花序顶生,细长而疏散。花小、白色,花瓣匙形向下反卷。 </P>
<>繁殖与栽培 </P>
<>播种或分枝法繁殖,春播、秋播均可,发芽适温15-20℃,生长强健。 </P>
<>应用 </P>
<P>适合群栽,也可作插花。 <BR> </P>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BR>含羞草  <BR> </P>
<><BR> </P>
<>◇特性:多年生草本,高40-50公分,植株较松散,全株长有刚毛和皮刺,叶互生,羽状复叶,头状花序,腋生,夏秋开小花,球状浅粉红色。茎叶一经触碰,羽叶就会闭合,十分奇特。</P>
<>◇播种时间:春,发芽适温:25℃-28℃,选排水良好,日照充足的地方播种 </P>
<>◇栽培要点:生长适温:20℃-30℃,土壤要求不严,肥沃土壤生长更佳。较耐旱,喜温暖,不耐寒,直播移栽均可。经常修剪可矮化。<BR> </P>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 虎耳草  <BR> </P>
<><BR> <BR>学名:Saxifraga stolonifera </P>
<>别名:金线吊芙蓉 </P>
<>科属:虎耳草科、虎耳草属 </P>
<><BR>产我国与日本。 多年生草本,有匍匐茎,全株被疏毛。叶从根出成束,叶面绿色,叶背和叶柄酱红色,心状圆形,有较长的柄,边缘波浪状有钝齿。圆锥花序。花小,白色,具紫斑或黄斑。花期4-5月。</P>
<>有花叶变种(var.variegata)叶较小,叶缘具不整齐的白色、粉红、红色的斑块,稀有珍贵。 喜半阴,凉爽,空气湿度高,排水良好。不耐高温干燥。在夏、秋炎热季节休眠,入秋后恢复生长。 繁殖可随时剪取茎顶已生根的小苗移植,每盆植数株,上盖玻璃保湿,成长后再分盆定植。如植于岩石园,可植于岩石北面,以免阳光直晒。若是盆栽,每盆栽一苗,可悬挂于窗前檐下,任其匍匐下垂。需经常喷水提高周围环境湿度。炎热季节要放置在通风凉爽处,控制水分。入秋恢复生长后,需增加浇水,每周施稀薄液肥2次。肥料需从叶下施入,以免沾污叶面和影响生长。 虎耳草茎长而匍匐下垂,茎尖着生小株,犹如金线吊芙蓉。可用于岩石园绿化,或盆栽供室内垂挂。它又是我国传统中草药。 </P>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BR> <BR>猪笼草  <BR> </P>
<><BR> <BR>  猪笼草又名猪仔笼,为猪笼草科多年生偃伏或攀缘半灌木,是有名的热带食虫植物。猪笼草叶片由三部分组成。前面是一片扁平的叶片,叶片中脉延伸像一条红色的塑料绳,这就是猪笼草的攀缘器官,可缠绕其他物体或偃伏在岩石上。这条延伸中脉的末端变成一只“缶”状的叶笼。叶笼上有小盖,笼口有蜜腺,内壁有蜡腺,分泌蜡质作为润滑剂,底部有消化腺,分泌弱酸性的消化液。<BR>  这里不禁有人问,叶笼捕虫器是叶片的一部分,那么,猪笼草的花在哪里?猪笼草是雌雄异株,发育成熟后,在叶腋抽生总状花序,开单性花,花小、红色或紫红色,花后结籽。猪笼草大都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扦插叶片法进行繁殖。<BR>  猪笼草怎样捕虫猪笼草的叶笼颜色鲜艳,笼口分布着蜜腺,散发芳香,以“色”和“香”引诱昆虫。当昆虫进入笼口后,其内壁非常光滑,昆虫就会滑跌在笼底。而笼底充满着内壁细胞分泌的弱酸性消化液,昆虫一旦落入笼底,就会被消化液淹溺而死,并慢慢被消化液分解,最终变成营养物质而被吸收。<BR>  猪笼草的观赏及栽培猪笼草美丽的叶笼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欧美等地,作为室内盆栽观赏已很普遍。近几年,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花卉市场上,也能见到猪笼草的风姿。用它点缀客厅花架、阳台和窗台,或悬挂于庭园树上和走廊旁,优雅别致,趣味盎然。<BR>  猪笼草原产于热带,喜高温多湿的半阴环境。生长适温为25℃至30℃,在生长季节要经常喷水以保持周围的高湿环境。种子中国提醒您:冬季在室内应放在向阳处,室温不低于16℃,就能安全越冬。栽培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叶土或泥炭土为好。猪笼草宜用吊盆栽植,使其叶笼捕虫器自然下垂,以显示其绚丽的风采。  </P>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br>金鱼草  <br></P>
<><br><br>【概况】金鱼草又名龙头花,为玄参科金鱼草属植物。金鱼草花形奇特,花色浓艳丰富,花期又长,是园林中最常见的草本花卉。国际上广泛用于盆栽、花坛、窗台、栽植槽和室内景观布置,近年来又用于切花观赏。因此,在金鱼草的品种改良上进展很快,其中以美国发展最快,至今金鱼草有矮生种、半矮生种、高秆种以外,又有10厘米株高的超矮生种,有许多属四倍体品种。近来又选育出重瓣的杜鹃花型、蝴蝶型的新品种。美国的戈德史密斯种子公司在金鱼草的育种上最有成就。</P>
<>在金鱼草的生产上,在欧洲的丹麦、瑞典、挪威、荷兰、比利时等国主要以盆栽和花坛植物为主,也有切花生产。在日本主要生产盆花,少量生产切花。</P>
<>我国金鱼草的栽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主要用于盆花、花坛和花境,数量不多。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发展很快,主要在公园的花坛、花境中布置,品种老化,色彩单一。80年代后,引进金鱼草矮生种,广泛用于盆栽和花坛布置。</P>
<>【形态特征与品种】金鱼草为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花卉栽培。株高20~70厘米,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总状花序,花冠筒状唇形,基部膨大成囊状,上唇直立,2裂,下唇3裂,开展外曲,有白、淡红、深红、肉色、深黄、浅黄、黄橙等色。常见品种有花雨(FloralShowers)系列,四倍体种,株高15~20厘米,分枝性好,其中双色种更为诱人,杏黄/白双色种为最新品种。韵律(Chimes)系列,四倍体种,株高15~20厘米,分枝性强。塔希提(Tahiti),株高20~25厘米,色彩丰富,其中双色种有5种,有名的紫/白和玫瑰红/白双色种,是矮生种开花最早的品种,提早开花10天。甜心(Sweetheart),株高15厘米,矮生杂种1代,重瓣花,杜鹃花型,花色丰富。小宝宝(LittleDarling),株高30厘米,分枝性强,杜鹃花型。铃(Bells),株高20~25厘米,花蝴蝶型,其中红铃(RedBells)为新品种,在国际花卉市场十分畅销。另外,新品种有拉·贝拉(LaBella),株高45~50厘米,分枝性强,花型美,色彩鲜艳。黑王子(BlackPrince),株高40~45厘米,叶褐色,花深红色。蝴蝶夫人(MadameButterfly),重瓣杜鹃花型,花色有粉、深红、金黄、黄、玫瑰红等色。</P>
<>【生物学特性】金鱼草原产地中海一带。较耐寒,不耐热,喜阳光,也耐半阴。生长适温,9月至翌年3月为7~10℃,3~9月为13~16℃,幼苗在5℃条件下通过春化阶段。高温对金鱼草生长发育不利,开花适温为15~16℃,有些品种温度超过15℃,不出现分枝,影响株态。</P>
<>金鱼草对水分比较敏感,盆土必须保持湿润,盆栽苗必须充分浇水。但盆土排水性要好,不能积水,否则根系腐烂,茎叶枯黄凋萎。</P>
<>金鱼草为喜光性草本。阳光充足条件下,植株矮生,丛状紧凑,生长整齐,高度一致,开花整齐,花色鲜艳。半阴条件下,植株生长偏高,花序伸长,花色较淡。对光照长短反应不敏感,如花雨系列金鱼草对日照长短几乎不敏感。</P>
<>土壤宜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P>
<>【繁殖方法】主要用播种和组培繁殖。</P>
<P>播种繁殖:长江以南地区可秋播,以9~10月为好。播种土壤用泥炭土或腐叶土、培养土和细沙的混合土壤,通过高温消毒后,装入播种盘。金鱼草每克种子6300~7000粒,播后不覆盖,将种子轻压一下即行,发芽适温为21℃,浇水后盖上塑料薄膜,放半阴处,约7天可发芽,切忌阳光暴晒。发芽后幼苗生长温度为10℃,出苗后6周可移栽。</P>
<P>组培繁殖:1984年美国菲斯特(Pfister)用幼茎作外植体,经灭菌消毒的外植体切成5毫米一段,接种于MS培养基加6-苄氨基腺嘌呤1毫克/1升和吲哚乙酸0.2毫克/升,培养丛生芽。将丛生芽切割继代1~2次后,转接到1/2MS培养基加KT0.2毫克/升和吲哚乙酸2毫克/升。才能得到完整的金鱼草植株。</P>
<P>【栽培管理】盆栽金鱼草常用10厘米盆,播种苗发芽后6周即可移栽上盆。生长期保持温度16℃,盆土湿润和阳光充足。有些矮生种播种后60~70天可开花。高秆和中秆品种通过摘心,促使多分枝,多开花。至今,较多使用生长调节物质来矮化植株和调节花期,在摘心后10天喷洒0.05%~0.1%比久,有显著矮化效果。幼苗期喷洒0.25%~0.4%比久,可提早开花,花朵紧密。若喷洒0.4%~0.8%比久2~4次,可推迟开花。</P>
<P>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使用"卉友"15-15-30盆花专用肥。花后及时打顶,并增施肥料,气温在13~16℃,能继续开花不断。</P>
<P>金鱼草易自然杂交,为了做到品种纯正,留种母株需隔离采种。当然许多重瓣和杂种1代金鱼草就很难收到种子。</P>
<P>【病虫害防治】苗期发生立枯病,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生长期有叶枯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夜蛾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P>
<P>【产后处理】金鱼草矮生和超矮生品种用于盆花栽培,点缀窗台、阳台和门庭,特别重瓣、杜鹃花型的品种,欣赏性很强。成片摆放城市广场,组成景点,装饰效果显著。中秆和高秆品种,布置花境和建筑物旁,其景观效果十分诱人。当然,也是切花的好材料,用它制作花篮或插瓶,烘托欢乐和幸福的气氛。</P>
<P align=center><br></P>
<P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mychg.org/showimg.asp?BoardID=14&amp;filename=2006-3/20063822535648872.jpg"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mychg.org/showimg.asp?BoardID=14&amp;filename=2006-3/20063822535648872.jpg" border=0></A></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photo2.hexun.com/p/2006/0802/36235/b_7C7E5E1B754D7C73.jpg"></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photo2.hexun.com/p/2006/0802/36235/b_9C842B35953D2AFA.jpg"></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8 23:33:4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蝎子草  <BR> </P>
<><BR> <BR>花卉植物名称:[蝎子草] 所属分类:[景天科 ] </P>
<>拉丁名/别名 <BR>Sedum spectabile / 八宝、华丽景天、长药景天 </P>
<>产地与习性 <BR>分于中国东北部及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日本也有分布,为多年生肉质植物。能耐-20℃低温,抗旱、耐瘠薄、喜阳光,宜排水良好的肥沃砂壤土,忌雨涝积水。花期7-9月。 </P>
<>形态特征 <BR>株高30-50cm。地下茎肥厚。茎圆而粗壮,直立。全株稍被白粉,呈灰绿色,叶对生,倒卵形。伞房花序密集,花序径10-13cm。花淡红色。 </P>
<>繁殖与栽培 <BR>以扦插繁殖为主,也可分株或播种。自春季抽生地上茎至开花前,均可露地扦插,扦插繁殖的植株当年开花。分株以春初秋末为好。春季十分干旱的地区,应灌溉1-2次。 </P>
<>应用 <BR>用于花坛花境、岩石园及地被栽植,也可盆栽观赏。 </P>
<>蝎子草的传说:在我们三坡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日本鬼子进山扫荡,来到蝎子沟,其中一个内急,蹲下就方便。可完事之后才发现没带手纸,看到蝎子草宽宽的叶子,就毫不犹豫地摘下来当替代品。<BR>于是,结果可向而知,哈哈哈,蛰的他像猴子一样满山乱窜。蝎子草表面分布有很细的毛刺,并且能分泌出一种酸液。一旦触摸到,就会感觉到像被蝎子蜇了一样。疼痛难忍。但大约两个小时以后就会自行痊愈。<BR> </P>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BR> <BR>驴蹄草  <BR> </P>
<><BR> <BR>中 文 名:驴蹄草<BR>学  名:Caltha palustris<BR>所属科目:毛茛科<BR>拍摄时间:2005-06<BR>拍摄地点:云南德钦白马雪山<BR>简要介绍:多年生草本。茎高20至40厘米。叶片圆肾形。聚伞花序,萼片5,黄色,花期5-7月。<BR>产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青海南部和甘肃南部。<BR>生于2100-4300米的云杉、冷杉林下、高山湿润草甸或山谷沟边湿草地。<BR> <BR> <BR></P>
 楼主| 发表于 2006-8-9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果菊</P>
<>学 名:Echinacea purpurea Moench.</P>
<>别 名:紫锥菊、紫锥花 紫松果菊科属</P>
<>形态:菊科紫锥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150cm,全株具粗毛,茎直立;基生叶卵形或三角形,茎生叶卵状披针形,叶柄基部稍抱茎;头状花序单生于枝顶,或数多聚生,花径达10cm,舌状花紫红色,管状花橙黄色。花期6-7月。该属有8种</P>
<>分布习性:分布在北美,世界各地多有栽培,稍耐寒,喜生于温暖向阳处,喜肥沃、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壤。</P>
<>繁殖栽培:播种法繁殖,于春、秋两季进行,生长健壮,管理简便。</P>
<>园林用途:可作背景栽植或作花境、坡地材料,亦作切花。药用价值:比较高。已开发为药品者主要为狭叶紫锥菊和紫锥菊,因其头状花序形似松果而得名。药用部位为根和根茎或全株。   </P>
<>松果菊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可以刺激人体内白细胞等免疫细胞得活力,提高机体自身抵抗力。当外界有害微生物倾入人体后,松果菊的活性成分可以帮助加快身体免疫系统的应激速度,缩短恢复时间。   </P>
<>松果菊提取物可以作为免疫调节剂,起到抗病毒、抗真菌、抗肿瘤及杀虫、消炎的作用。松果菊提取物可作为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保健品或药品。</P>
<>同属:墨西哥锥菊</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photo2.hexun.com/p/2006/0802/36236/b_AC018BCA65B46427.jpg"></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photo2.hexun.com/p/2006/0802/36236/b_F8DDB56F7CCAB910.jpg"></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photo2.hexun.com/p/2006/0802/36236/b_759E16CB8EFE6BCD.jpg"></P>
<P align=center>下图为:墨西哥锥菊 </P>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photo2.hexun.com/p/2006/0802/36236/b_ADA7EE998A42BB82.jpg"></P>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BR> <BR>梅花草  <BR> </P>
<><BR> <BR>梅花草为多年生草本,高10~50cm。基生叶丛生,卵圆形或心形,长1~3cm,宽1.5~3.5cm,基部心形,全缘;叶柄长,2~7cm,有时长达25cm。茎生叶1,生于茎中部,无柄,形状与基生叶相似。花单生于茎顶,白色,形似梅花,直径1.5~3.5cm;萼片5,长椭圆形;花瓣5,平展,卵圆形,长5~15mm,宽4~12mm,先端广圆头,全缘;雄蕊5,与花瓣互生,退化雄蕊5,丝状分裂成7~23条,裂片先端有头状腺体;心皮4,合生,子房上位;花柱短,柱头4裂。蒴果卵圆形。种子多数。 </P>
<>生于湿草甸子、湖边湿地、林下湿地、水沟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朝鲜、日本及北半球温带、亚寒带地区也有。 </P>
<><BR>采收加工 夏季开花时采收,阴干。 </P>
<><BR>药材性状 全草长10~50cm。根茎呈球形,黄棕色,生多数须根。基生叶具长柄,长2~7cm或更长;叶片皱缩或卷折,展平后为卵圆形或心形,绿色或褐绿色;茎生叶1枚,无柄而抱茎。共单一,淡黄色,形似梅花。气微,味微苦。以叶色绿、带花者为佳。 </P>
<><BR>性味和功用 苦、凉。清热凉血,消肿解毒。用于黄疸型肝炎,脉管炎,疮痈肿毒。常用量5~10g。</P>
<>功用: 清热凉血,消肿解毒。用于黄疸型肝炎,脉管炎,疮痈肿毒。常用量5~10g。 <BR>性味: 苦、凉 。<BR> </P>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 <BR> <BR>瓶子草  <BR> </P>
<><BR> <BR>  名称 瓶子草 <BR>  拉丁名 Sarracenia purpurea <BR>  科名 瓶子草科 <BR>  属名 瓶子草属 <BR>  产地分布:大西洋等地区。<BR>  形态特征:多年生食虫草本。无茎,叶丛莲座状,叶常绿,粗糙,圆筒状,叶中具倒向毛,使昆虫能进不能出。花葶直立,花单生,下垂,紫或绿紫色,4~5月开放。<BR>  生长习性:喜温暖,要求较高的湿度,适宜在半阴、避风的环境中生长。<BR>  繁殖培育:用播种或分株繁殖。<BR>  景观用途:可作垂吊花卉栽植观赏,更适宜在学校作生物科普材料栽培。瓶内能分泌特殊水液,瓶口能分泌蜜汁,诱引小昆虫来吸食,小昆虫便会滑落瓶中溺死,便将它分解吸收。其生态奇妙,造型可爱,适合盆栽观赏。成株开花紫红色或淡黄绿色,甚美观,花期春、夏季。</P>
<><BR>  瓶子草的叶子非常奇特而有趣,有的呈管状,有的呈喇叭状,还有的呈壶状,看上去好似各种形状的瓶子,因此人们把它称为瓶子草。<BR>  瓶子草是一类著名的食虫植物,瓶子草的这些瓶状叶便是捕捉昆虫的“诱捕器”。瓶子的内壁非常光滑,并生有蜜腺,能分泌出香甜的蜜汁,以引诱昆虫上钩,瓶壁上还生有一排排尖刺般的倒毛,可以帮助捕捉昆虫,顶端有一片唇瓣。瓶子的底部盛有液体,这是瓶子草设置捕捉昆虫的“水牢”。当昆虫受到香甜味引诱前来吃蜜时,便爬到了滑溜的瓶口边缘,它想钻进瓶里以吃到更多的甜蜜,这时就会滑落到瓶底,掉进液体之中。如果掉进瓶底的昆虫企图爬出来,内壁四周的倒毛就好似卫士手中的长矛挡住了它的去路,使其无法逃生;如果昆虫试图飞出去,它的翅膀就去碰到倒毛或内壁,而又重新掉进液体之中。就这样,昆虫被活活淹死在“水牢”中;然后内壁分泌出消化酶,进行消化分解,再由薄壁细胞将分解出的氨基酸吸收。  <BR>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联系|小黑屋|藏花阁园艺 ( 浙ICP备10014706号-5,浙ICP备10014706号-4 )|浙公网安备33010402004524号

GMT+8, 2025-7-18 13:54

Powered by MYCHG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