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花阁园艺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井底蛙
收起左侧

扦插繁殖 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在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井底蛙 于 2017-12-24 01:53 编辑

园林植物的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是利用植物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切取其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插入土壤、沙或其他基质中,使其生根、发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植株的方法。用扦插的方法繁殖出的苗木(新植株)叫扦插苗。用扦插法育苗所用的繁殖材料(营养器官)叫插穗。这种育苗方法技术简单易行,繁殖材料充足,成苗迅速、短时间可育成数量多的较大幼苗。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园林植物生产中,尤其是那些不结实、种子稀少、种子不易采集或用种子育苗困难的珍贵园林植物种类,扦插育苗是的主要繁殖手段之一。扦插繁殖在管理上比较精细,要求必须给予适当的温度、湿度等外界环境条件,才能保证成活、成苗。苗木抗性较弱,寿命较短,根系较浅。


(蛙蛙补充:

“植物扦插的生根原理”

因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见下,即每一个细胞都具有遗传物质,它们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有潜在的形成相同植株的能力。易外植物体具有再生功能,即当植物的某一部分受伤或被切除而使植物整体受到破坏时,能表现出修复损伤和恢复协调的功能。

当根、茎、叶等从母体脱离后,由于植物的全能性和再生机能就会从根上长出茎叶,从茎上长出根,从叶上长出茎根等。也就是说枝条脱离母体后,创伤部位的创伤细胞原生质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细胞的****,因而产生新的组织。另外,在插条上的芽及叶等处也可产生生长素,从而使枝条内的形成层、次生韧皮部、维管纤维和髓部能形成根的原始体,然后发育生长成不定根,而用根作插条,则在根的皮层,薄壁细胞分化出不定芽,从而长成茎叶。

扦插繁殖的机理
扦插繁殖用的插条、叶片、地下茎和根段能发芽、长叶、生根是由于植物的生活器官具有再生能力,而且,构成植物器官的生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一株完整植株的潜能。当植物的部分器官脱离母体时,只要条件适合,其再生能力和细胞的全能性就会发生作用,分化出新的根、茎、叶,而且,总是在植物形态学下端生根。但不同植物的离体器官的生根部位不同,有些植物从下部切口的形成层先产生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形成根,如桂花、银杏、红豆杉等;有些植物直接由离体器官插入基质中的皮部先产生根,插条下部的切口形成的愈伤组织也形成不定根,这类植物扦插较易成活,如杨属植物、柳属植物、连翘类、迎春类植物等。并不是所有植物的营养器官都能形成新的植株,不同植物的再生能力不同,有些很容易生根,如栀子花、夹竹桃、小叶黄杨、大叶黄杨和金钟花等;有些很难生根,如玉兰类、泡桐和松属植物等。除此之外,母树的年龄、枝条的生长部位、生长状况等都影响插条生根。再者植物能否生根与环境条件也有很大关系,条件适合,插条易于生根;条件不适合,插条不能生根,甚至死亡。
      
       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有刺激细胞向长轴生长的作用,也有刺激细胞****的作用。如果剪下植物技条,在断面上涂以适量IAA,切面上的形成层细胞就可****而产生大量薄壁细胞,形成组织块,即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能分化而产生不定根(adventitious roots)。果树、园艺上常用这个办法来扦插繁殖植物。
  但是生长素只有在一定浓度之内才能使细胞延长,超过一定浓度(根约10-10 mol/L,茎约10-5 mol/L),生长素就不但不促使细胞延长,反而抑制细胞延长。这可能是因为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细胞合成另一种激素,即乙烯,而乙烯有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而在人体中只有干细胞具有全能性,有高度分化潜能。能够横向或纵向分化为其他的功能细胞)

所谓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植物体上任何一个器官中已分化成熟细胞,具有形成完整植物体的遗传潜力。为什么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呢?我们知道,一个植物体的全部细胞,都是从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受精卵是一个特异性的细胞,它具有本种植物所特有的全部遗传信息。因此,植物体内的每一个体细胞也都具有和受精卵完全一样的DNA序链和相同的细胞质环境。当这些细胞在植物体内的时候,由于受到所在器官和组织环境的束缚,仅仅表现一定的形态和局部的功能。可是它们的遗传潜力并没有丧失,全部遗传信息仍然被保持在DNA的序链之中,一旦脱离了原来器官组织的束缚,成为游离状态,在一定的营养条件和植物激素的诱导下,细胞的全能性就能表现出来。于是就象一个受精卵那样,由单个细胞形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再进而长成一棵完整的植株。所以离体培养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是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缘故。 )补充部分完!

一. 扦插繁殖的原理

扦插育苗,根据插穗种类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方法。用茎(枝)作插穗、近似垂直插入的叫枝插,其中枝条木质化程度高(充分木质化)的叫硬枝扦插,枝条木质化程度较低(未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叫嫩枝(软枝)扦插;用根作插穗的叫根插(或埋根);用叶片作插穗的叫叶插;用一芽附带一片叶作插穗的叫叶芽插;用茎干(枝)作插穗平行埋入的叫埋条(或埋干)。插穗种类不同,成活的原理也不同。由于枝插应用最为广泛,我们就重点介绍枝插生根的原理和影响枝插穗生根的因素。

(一) 插穗生根的原理

中国林业科学院王涛研究员在《植物扦插繁殖技术》中,根据枝插时不定根生成的部位,将植物插穗生根类型分为皮部生根型、潜伏不定根原始体生根型、侧芽(或潜伏芽)基部分生组织生根型及愈伤组织生根型四种。

1.皮部生根型  这是一种易生根的类型。属于这种生根类型的植物在正常情况下,随着枝条的生长,由于形成层进行细胞分裂,与细胞分裂相连的髓射线逐渐增粗,向内穿过木质部通向髓部,从髓细胞中取得养分,向外分化逐渐形成钝圆锥形的薄壁细胞群。多位于髓射线与形成层的交叉点上,这些薄壁细胞群称为根原始体,其外端通向皮孔。当枝条的根原始体形成后,剪制插穗。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经过很短的时间,就能从皮孔中萌发出不定根,因为皮部生根迅速,在剪制插穗前其根原始体已经形成,故扦插成活容易。如杨、柳、紫穗槐及油橄榄中一部分即属于这种生根类型。

2.潜伏不定根原始体生根型  这是一种最易生根的类型,也可以说是枝条再生能力最强的一种类型。属于这种类型植物的枝条,在脱离母体之前,形成层区域的细胞即分化成为排列对称、向外伸展的分生组织(群集细胞团),其先端接近表皮时停止生长、进行休眠,这种分生组织就是潜伏不定根原始体。即潜伏不定根原始体在脱离母体前已经形成。只要给予适宜生根的条件,根原始体就可萌发生成不定根。如榕树、柏类、柳属、杨属等植物都有潜伏不定根原始体,凡具有潜伏不定根原始体的植物,绝大多数为易生根类型。在扦插繁殖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促使其潜伏不定根原始体萌发,缩短生根时间,减少插穗自养阶段中地上部份代谢失调,从而提高了插穗的成活率。同时,也可利用某些植物如翠柏、圆柏、沙地柏等具有潜伏不定根原始体的特点,进行3~4年生老枝扦插育苗,缩短育苗周期,在短时间内(1个月)育成相当于2~3年实生苗大小的扦插苗。

3.侧芽(或潜伏芽)基部分生组织生根型  这种生根型普遍存在于各种植物中,不过有的非常明显,如葡萄;有的则差一些。但是插穗侧芽或节上潜伏芽基部的分生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产生不定根。如果在剪制插穗时,下剪口能通过侧芽(或潜伏芽)的基部,使侧芽分生组织都集中在切面上,则可与愈伤组织生根同时进行,更有利于形成不定根。

4.愈伤组织生根型  任何植物在局部受伤时,受伤部位都有产生保护伤口免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吸收水分养分,继续分生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与伤口直接接触的薄壁细胞(活的薄壁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迅速分裂,产生半透明的不规则的瘤状突起物,这就是初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及其附近的活细胞(以形成层、韧皮部、髓射线、髓等部位及邻近的活细胞为主且最为活跃)在生根过程中,由于激素的刺激非常活跃,从生长点或形成层中分化产生出大量的根原始体,最终形成不定根。这种由愈伤组织中产生不定根的生根类型叫愈伤组织生根型。将具有愈伤组织生根型的植物剪制的插穗置于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在下切口处首先形成初生愈伤组织,一方面保护插条的切口免受不良的影响;一方面继续分化,逐渐形成与插条相应组织发生联系的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等组织,充分愈合,并逐渐形成根原始体,进而萌发形成不定根。例如悬铃木、雪松、桧柏等属于这种生根类型。

这种生根类型的植物,插穗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生根的先决条件。愈伤组织形成后能否进行根原始体的分化,形成不定根,还要看其外界环境因素和激素水平。由于在较长的愈合组  1.酸橙,愈伤组织生根 2.佛手,皮部生根

织形成和分化成根的过程中,常因外界条件不         图6-1 插穗的生根位置

利,如温、湿度不适宜或病菌等原因,常使插穗在扦插期间难以从愈合组织分化出根,致使插穗中途死亡。使这类植物扦插繁殖变得较为困难。如雪松、柏类和部分月季品种。与前几种生根类型相比较,所需时间更长,生根更加困难。凡是扦插育苗成活较困难、生根较慢的植物,其枝插穗的生根大多是愈伤组织生根,如月季、常春藤等。

插穗的生根位置见图6-1。

嫩枝扦插的插穗,在扦插前插穗本身还没有形成根原始体,其形成不定根的过程和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插穗有所不同。当嫩枝剪取后,剪口处的细胞破裂,流出的细胞液与空气氧化,在伤口外形成一层很薄的保护膜,再由保护膜内新生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形成输导组织和形成层,逐渐分化出生长点并形成根系。

一种植物的生根类型并不限于一种,有的几种生根类型并存于一种植物上。例如黑杨、柳等,四种生根型式全具有,这样的植物就易生根。而只具一种生根型的植物,尤其如愈伤组织生根型,生根则具有局限性。

(二)影响插穗生根的因素

扦插育苗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影响因素不同,成活难易程度也不同。不同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生根情况也有差异。这说明在插穗生根成活上,既与植物种类本身的一些特性有关,也与外界环境条件有关。

1.插穗本身的特点  影响插穗生根的内在因素主要有:植物的遗传特性、母树及枝条的年龄、枝条着生的位置及生长发育情况、插穗的长度及留叶面积等。

(1) 植物的遗传特性  扦插成活的难易程度与植物的遗传特性有关,不同植物遗传特性不同。根据植物插穗的生根难易程度,可将植物分为四类:

极易生根的植物:如旱柳、沙柳、白柳、北京杨、黑杨派、青杨派、柽柳、沙地柏、偃桧、珊瑚树、沙棘、连翘、木槿、常春藤、扶芳藤、金银花、卫矛、红叶小檗、黄杨、金银木、紫薇、龙吐珠、瑞香、爬山虎、紫穗槐、葡萄、穗醋栗、无花果、石榴、迎春花等。

易生根的植物:毛白杨、新疆杨、银中杨、山杨、刺槐、水蜡树、泡桐、国槐、刺楸、悬铃木、侧柏、扁柏、花柏、铅笔柏、石槠、罗汉柏、罗汉松、五加、接骨木、小叶女贞、石楠、竹子、花椒、茶花、杜鹃、野蔷薇、夹竹桃、绣线菊、猕猴桃、珍珠梅、金缕梅、棣棠、菊花、石槠、相思树、彩叶草、一串红等。

较难生根的植物:赤杨、大叶桉、樟树、槭树、榉树、梧桐、苦楝、臭椿、美洲五针松、日本白松、君迁子、米兰、香木兰、树莓、醋栗、枣树、果桑、日本五针松、挪威云杉等。

极难生根的植物:柿树、杨梅、核桃、棕榈、木兰、榆树、桦木、赤松、黑松、栎类、广玉兰、、日本栗、槭类、苹果、梨、栎类、鹅掌楸、朴树、板栗等。

(2)  母本及枝条的年龄  对于同一种植物,所处年龄阶段不同,其新陈代谢作用和生活力随年龄增加递减。如木本植物,随着母本年龄的增大,枝条发育逐渐衰老,细胞能力降低,植物体内源激素与养分的变化,尤其是抑制物质不断增加,从而使其再生能力减弱。一般从幼龄植株上采集的枝条其再生能力比成年植株的强,生根快,生长也好;从未结果植株上采集的枝条,其再生能力比已结果植株的强。所以,对一些木本植物进行扦插育苗时,对母本幼龄化或采集幼龄母本的枝条作插穗是提高扦插生根率的一项技术措施。如楸树的扦插育苗,用一年生播种苗埋干促生大量萌条,采集这些萌条作插穗能明显提高育苗成活率。

枝条年龄愈大,再生能力愈弱,生根率愈低。对绝大多数植物而言,一年生枝的再生能力为最强,二年生枝次之,二年生以上的枝条极少能单独进行扦插育苗。因为其组织较老化,再生能力较低。但是,对那些一年生枝条比较细弱木本植物进行扦插,为了保证成活,插穗可以带一部分二、三年生的枝条。如圆柏、柏等。

(3)  枝条着生的位置及生长发育情况  同一母本上枝条在母本上的着生部位和同一枝条的不同部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插条成活率的大小。

同一株母本,由于着生部位不同,这些枝条生活力的强弱也不同。一般向阳面的枝条生长健壮,组织充实,比背阴面枝条生根好;着生在根颈处的萌条生根能力最强;着生在主干上的枝条比树冠上的枝条生根能力强;树冠内部的徒长枝比一般枝条生根能力强;一年生播种苗上采集的枝条,其枝条生根能力比其它方法繁殖的植株强。因此,生产上,采集幼壮龄母株位于树冠中下部尤其是根颈处萌条作插穗有利于提高成活率,避免用树冠上部枝条。

同一枝条的不同部位以及生长发育情况不同,生根能力也不同。大多数植物以枝条中下部位置的插穗生根成活率高,因为其上叶片成熟较早,枝条较粗壮,芽体饱满,营养物质含量较丰富,为根原始体的形成和生根提供了有利条件;枝条上部由于叶片较小,发育不充实,组织幼嫩,芽体不饱满,营养物质含量较低,不利于生根。如不同时期用枝条的不同部位进行池杉嫩枝或硬枝扦插(见表6-1),其结果表明,嫩枝扦插以梢部生根成活率最高,而硬枝扦插则基部效果好。月季的扦插,以花(花衰败后)下的部位生根最易。

插穗内部贮藏的营养物质多少与插穗成活或成活后的生长有着紧密关系。因为扦插后到生根前的一段时间内,主要靠插穗本身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实践证明,生长健壮,发育充实的枝条,贮藏养分丰富,其生根能力也较高;生长细弱,发育不充实,芽体不饱满的枝条,贮藏养分较少,也不利生根,即使生根苗木生长也会受到影响。所以,采集插穗时,多选择生长健壮,发育充实,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的枝条,可以达到提高成活率、确保育苗质量的目的。

表6-1 池杉枝条不同部位扦插生根情况

植物种类
基段
中段
梢段
结论

池杉(嫩枝扦插)
80
86
89
梢部好

池杉(硬枝扦插)
91.3
84
69.2
基部好


(4)  插穗长度及留叶数  插穗长短及留叶数量也影响插穗的生根。插穗长,其本身贮藏的营养物质多,能提高生根成活的数量,利于苗木生长;插穗短,不利于生根及苗木生长。但是,插穗过长,扦插深度增加,影响其呼吸作用的强度,导致生根困难甚至死亡;在插穗较少情况下,会降低繁殖系数,不利于提高产苗量。所以在剪制插穗时,应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找出即不浪费插穗,生根及生长效果又好的最适宜的插穗长度。目前,在园林植物扦插育苗时,其插穗长度一般为10~20cm。草本植物较短,通常5~10cm 。

插穗上带叶能进行光合作用,补充碳素营养,供给根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生长激素,促进愈合生根。但当插穗的新根系未形成时,叶片过多,蒸腾量过大,易造成插穗失水而枯死。故插穗上带一定数量的叶片,有利于生根。不同植物留叶数量不同。一般阔叶植物留2~3片(对)叶;叶片宽大的可留半叶,剪除先端部分;叶小的植物,可以留叶1/3左右。不同地区不同植物种类在应用时,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2.外界环境条件  影响插穗生根的外界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和扦插基质等。各种条件之间即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为了保证扦插成活,需要合理协调各种环境条件,满足插穗生根及发芽的要求,培养优质壮苗。

(1)温度  温度对插穗的成活有极大的影响,是限制扦插育苗的一个重要条件。不同植物扦插生根和发芽的适宜温度不一样,扦插时间以及插穗种类不同,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多数植物的适宜温度在15~25℃范围内,但原产于热带地区的植物和常绿植物比原产于温带的植物要求的适温高。通常在一个地区内,萌芽早的植物要求的温度低,萌芽晚的植物则要求的温度较高,如小叶杨、柳树在7℃左右,而毛白杨则为12℃以上。不同材料的插穗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休眠状态的硬枝扦插对温度的要求偏低,因为在成活前需要消耗插穗贮存的营养物质,促使愈合、生根发芽,过高的温度则能加速插穗内的养分消耗,导致扦插失败。生长季的嫩枝扦插成活前消耗的养分和生根促进物质的产生,主要来自插穗上叶片光合作用所制造,因此,较高温度对嫩枝扦插是有利的;但是,过高的温度(如超过30℃),则抑制生根而导致扦插失败。根据实践经验,扦插繁殖时地温若高于气温3~5℃,有利于插穗先生根后发芽,提高成活率。为了提高地温,创造适宜扦插生根的温度,北方春季常用牛粪、马粪或电热温床增加基质温度,促进生根。由表6-2可以看出,较高的插壤(基质)温度,可促使常春藤及海洲常山提前6~15天生根,而且生根成活率提高10~50%。

表6-2 不同插壤(基质)温度对插穗的影响

树种
土壤温度/℃
生根天数
成活率/%

常春藤
15
24
80

常春藤
21
18
90

海洲常山
15
40
50

海洲常山
21
25
100



温度的变化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很大,为了提高扦插成活率,现在多采用一些设施和设备来调节温度,如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地热线及全光间歇喷雾设备等。

(2)湿度  插穗自身的水分平衡和环境(包括空气和基质)中水分的含量是扦插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插穗愈合生根或发芽期间,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和基质含水量对保持插穗水分平衡至关重要。空气干燥(即相对湿度小)和基质含水量低,能加速插穗水分蒸发,使插穗内水分失去平衡,不利成活;空气相对湿度大和基质中水分含量适宜,能减少插穗本身的水分蒸发,利于成活。但是,过高的基质含水量,会导致插床透气性差,不利插穗呼吸作用进行,易使插穗腐烂甚至死亡,不利成活。所以,插床附近的小气候应保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尤其是嫩枝扦插时,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90%,低于65%就容易枯萎死亡。扦插基质的湿度不宜过大,一般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70%,有利于扦插成活。

(3)通气情况  插穗形成愈伤组织和成活的过程,是其进行强烈呼吸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足够的氧气。通气情况主要是指插床中的空气状况、氧气含量。通气情况良好,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就能得到充足供应,有利于扦插成活。因此疏松、透气性好的基质对插穗生根具有促进作用,透气性差的黏重土壤或浇水过多的基质,会使其通气条件变差,容易缺氧造成插穗窒息腐烂,不利于生根或发芽(见表6-3)。理想的扦插基质既能保持湿润,又通气良好。不同植物需氧量不同,如杨、柳对氧气的需求较少,插入较深仍能成活。而蔷薇、常春藤则要求较多的氧气,要求疏松透气的基质,或扦插深度较浅,有利于生根,扦插过深易造成通气不良而抑制生根。

表6-3 插床含氧量与生根率

含氧量/%
插穗数/根
生根率/%
平均根重
平均根数/条
平均根长/㎝

鲜重/㎎
干重/㎎

标准区
8
100
51.5
11.3
5.3
16.6

10
8
87.5
23.3
5.4
2.5
8.2

5
8
50
17.3
3.1
0.8
2.8

2
8
25
1.4
0.4
0.4
0.7

0
8
0






(4)光照  充足的光照能提高插床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也是带叶嫩枝扦插或常绿植物扦插生根不可缺少的因素。因为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碳素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激素对插穗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可以缩短生根时间,有利插穗生根,提高成活率。但光照强度应适宜。过大的光照强度,会增加基质水分蒸发量,导致插穗水分失去平衡,严重的可能引起枝条干枯或灼伤,降低成活率。生产中常采用适度遮荫或全光照自控喷雾的办法,将温度、湿度及光照控制在最适于插穗生根的范围内。

(5)基质  不同扦插基质对插穗成活的影响是不同的。扦插基质要无有害物质,能满足水分、通气这两个条件。目前扦插繁殖中所用基质有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气态基质  把枝条悬挂于相对湿度大的空气中,使其生根发芽甚至成活的方法,叫雾插或气插。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利用营养空间,插穗愈合生根快,能缩短育苗周期。但这种方法适合极易生根的类型,需在高温、高湿中进行。产生的根系较脆弱,所以雾插育苗需通过炼苗方能提高成活率。如榕树、络石等可以用这种基质。

液态基质  将插穗插于水中或营养液中,使其生根成活,这种方法称为液插或水插。营养液易造成病菌增生,导致插穗腐烂,所以多用水而少用营养液。此法主要用于易生根植物、含有生根抑制剂的难生根植物的扦插育苗。

固态基质  是目前生产中最普遍、应用最广泛的扦插基质。将插穗插于固体物质(或称为插壤)中使其生根成活的方法。目前国内使用的固体扦插基质有砂壤土、泥炭土、苔藓、蛭石、珍珠岩、河沙、石英砂、炉灰渣、泡沫塑料等。前两种既有保湿、通气、固定作用,还能提供养分;第三、四、五种主要起着保湿、通气、固定作用;后四种只能起着通气固定作用。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混合基质使用的方法,如上海园林研究所采用扦插基质为1份珍珠岩、1份蛭石、1份沙子;上海一般生产者采用的扦插基质为沙子或砻糠灰,给插穗提供较好的透气保水条件。有些基质(如蛭石、炉灰渣等)在反复使用过程中往往容易破碎,粉末成分增多,不利于透气,应定期进行更换或将其筛出,补进新的基质。

使用基质时,除要注意定时更换新基质外,还要注意使用过的旧基质。一般不要重复使用,避免基质中携带病菌造成插穗感染;如需反复使用,应对基质进行消毒。

二. 扦插前的准备

    扦插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关系到扦插育苗的成败。扦插前的准备主要有扦插基质的准备和插穗的准备。扦插可以直接扦插在土壤中(如硬枝插、根插等),也可扦插到各种基质中(如叶插、嫩枝插等),各种准备工作与播种繁殖基本相同,不再赘述。插穗的准备工作包括加强采穗母本的管理,促进插穗营养物质积累、采集并贮藏插穗、插穗生根处理等。

(一) 采穗母本的管理

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积累的多少对插穗成活至关重要,尤其是含碳化合物与含氮化合物的含量及两者之间的比例。插穗内养分积累多,有利于成活;含碳化合物的含量高,含氮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低(即C∕N高),对插穗生根有利。因此,生产上常采用一定措施来促进采穗母本的营养物质积累,主要措施有:

1.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母本的整体营养水平  对于已确定的采穗圃,应在采穗前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整体营养水平。在生长季要注意中耕除草,消除与植物生长有竞争作用的其他植物种类,使采穗母本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壤养分和空间光能,为其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要多施肥,尤其是多施磷、钾肥。

2.采取修剪措施,提高局部养分积累  在植物生长季节,将准备采集的枝条环剥、环割、刻伤或用铁丝、麻绳、尼龙绳等捆扎,阻止枝条上部光合作用制造的碳素营养和生长素向下运输。该措施能提高处理部位以上枝条的养分积累,局部改善插穗养分供应水平。到生长后期再将其剪下进行扦插,能显著促进生根。

当预采集种条生长到一定长度时,可以采取摘心、去除花蕾、除萌等措施来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加养分的积累。

3.黄化处理  在已确定采穗枝条时,在采集插穗前的生长季用黑色的塑料袋或其它遮光效果好的材料将预备作插穗的枝条罩住,使其处在黑暗的条件下生长,待其枝叶长到一定程度后,剪下进行扦插。黄化处理对一些难生根的植物,效果很好。由于枝叶在黑暗的条件下,受到无光的刺激,激发了激素的活性,加速了代谢活动,并使组织幼嫩。因而,创造了较有利生根的条件。

(二) 插穗采集与剪制

根据影响插穗生根成活的因素,插穗采集与剪制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扦插育苗的成败。插穗质量除了与母本的遗传特性和生长状况有关外,还与采集的时间和部位、剪制的长度、剪口位置和形状等有关。

1.插穗的采集  采集插穗应根据植物种类和培植目的选择母本。如乔木树种,应选生长迅速、干形通直圆满、没有病虫害的优良品种的植株作采穗母本;花灌木则要求色彩丰富、花大色艳、香味浓郁、观赏期长的植株作采穗母本;绿篱植物要求分枝力强、耐修剪、易更新的种类作采穗母本;草本植物则根据花色、花形、叶形、植株形态等选择采穗母本。

插穗采集时间因扦插方法而异。生长季节的嫩枝扦插,一般在高生长最旺盛期剪取木质化程度较低的幼嫩枝条作插穗,生产上常在母株抽梢前,将旺枝顶端短截,促发侧枝作为插穗;半嫩枝扦插原则上应在母株两次旺盛生长的间歇期采集,即春梢停止生长,夏梢未生长时或夏秋梢生长间期;硬枝扦插应在秋季落叶以后至萌芽前采集充分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采集过早,营养物质积累不多,或者生长量太小,可利用插穗量较少,导致插穗质量下降或减小繁殖系数;过晚采集,芽膨大,营养物质开始消耗,不利于生根,或枝条木质度过高,不利于扦插成活;草本植物扦插一般生长季进行,多选顶梢作为插穗;多浆类植物插穗含水分较多,采集后应先放于通风干燥处,待切口愈合干燥后扦插。

采集插穗应自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具有优良性状、发育阶段较年轻的幼龄植株上采集,从其树冠外围中下部(最好是主干或根颈处的萌条)采集1年生至2年生、芽体饱满的枝条作插穗。生长季节采集的插穗要注意保持其水分,防止失水萎蔫,要带有足够的叶片。

2.插穗的剪制  采集后的扦插材料必须及时进行剪制,剪制插穗主要考虑插穗的长度、插穗上留芽的数量、剪口的位置和形状,以及是否带有叶片等情况。如图6-2所示。





A.      枝条中下部分作插穗最好;B.粗枝稍短,细梢稍长;C.易生根植物稍短;

D.黏土地稍短,沙土地稍长;E.保护好上端芽

图6-2  插穗剪制示意图

(1)插穗长度  插穗长度既影响扦插成活,也影响扦插繁殖系数。决定插穗长度的主要因素是,插穗要含有一定量的养分;插后深浅适宜;

扦插方便并节省扦插材料。至少应保证插穗上有2~3个发育充实的芽。

(2)插穗剪口位置 插穗剪口位置

不同,影响插穗的生根和体内水分平衡。

通常情况下,上剪口应位于芽上1cm

左右(最低不能低于0.5cm),如果过

高,上芽所处位置较低,没有顶端优势,

不利愈合,易造成死桩;如果过低,上

部易干枯,会导致上芽死亡,不利                 1.下剪口平剪   2.下剪口斜剪

发芽。                                           6-3  剪口形状与生根示意图                        

下剪口的位置,在芽的基部、萌芽环节处、带部分老枝等部位,营养物质积累较多,均有利于生根成活,以近节部约1cm最佳。

(3)插穗剪口形状  插穗的剪口形状与生根及保持插穗本身水分平衡有重要关系。根据生产经验,上剪口为平面,伤口面积小,能有效保持水分平衡,减少水分蒸发;下剪口为平面,伤口小,可以减少切口腐烂且愈合速度快,生根均匀,如易生根的植物和嫩枝扦插的插穗多采用这种下剪口形状;下剪口也可以是斜面(单斜面或双斜面),由于切口与基质接触面积大,利于吸收水分和养分,但根系易集中于切面先端,形成偏根,如大多数难生根植物的扦插育苗,插穗下剪口多用斜面(如图6-3所示)。此法剪制费工,不便机械化作业。

插穗剪制时要特别注意,剪口要平滑,防止撕裂;保持好芽,尤其是上芽。

3.插穗贮藏  插穗剪制后,要将其按直径粗细分级。分级的目的是育苗时,同一级别的插穗插在一起,有利于苗木生长整齐,不会造成苗木生长强弱差参不齐的情况。插穗分级后,每50根或100根捆扎成一捆,并使插穗的方向保持一致,下剪口一定要对齐,以利于以后的贮藏、催根以及扦插。对秋冬季节采集的需在春季扦插的插穗,应进行贮藏。

贮藏采用沟藏法。选择地势高燥、背风阴晾处开沟,沟深50~100㎝,长依地形和插穗多少而定。沟底先铺10㎝左右的湿沙,再将成捆的插穗,小头(生物学上端)向上,竖立排放于沟内,排放要整齐、紧密,防止倒伏,隔沙单层放置。然后用干沙填充插穗之间的间隙,喷水,保证每一根插穗周围都有湿润的河沙。以插穗距沟沿20㎝为止。如果插穗较多,每隔1m~1.5m竖一束草靶,以利通气。最后用湿沙封沟,与地面平口时,上面覆土20㎝,拢成馒头状。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并调节沟内温度、湿度。贮藏时间应在土壤冻结前进行,翌春扦插前取出插穗。

(三)剪制插穗后的生根处理

插穗剪制后或扦插前,常常采用温水浸泡、植物激素处理等方法促进其生根,提高育苗成活率。

1.植物激素处理  插穗生根处理的植物激素常用的有ABT生根粉、萘乙酸、吲哚乙酸、2,4-D、吲哚丁酸、维生素B2等。以上激素的用途见表6-4。

表6-4 常用植物激素的主要用途

名称
英文缩写
用途



ABT生根粉
  

ABT1号
主要用于难生根树种,促进插穗生根。如银杏、松树、柏树、落叶松、榆树、枣、梨、杏、山楂、苹果等

ABT 2号
主要用于扦插生根不太困难的树种。如香椿、花椒、刺槐、白蜡、紫穗槐、杨、柳等

ABT 3号
主要用于苗木移栽时,苗木伤根后的愈合,提高移栽成活率;用于播种育苗,能提早生长、出全苗,而且有效地促进难发芽种子的萌发

ABT 6号
广泛用于扦插育苗、播种育苗、造林等,在农业上广泛用于农作物、蔬菜、牧草及经济作物等

ABT 7号
主要用于扦插育苗、造林及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块根、块茎植物

萘乙酸
NAA
刺激插穗生根,种子萌发,幼苗移植提高成活率等。用于嫁接时,用50㎎∕L的药液速蘸切削面较好

2,4-D
2,4-D
用于插穗和幼苗生根

吲哚乙酸
IAA
促进细胞扩大,增强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用于硬枝扦插,用1,000㎎∕L~1,500㎎∕L溶液速浸(10 s~15 s)

吲哚丁酸
IBA
主要用于形成层细胞分裂和促进生根;用于硬枝扦插时,用1,000㎎∕L~1,500㎎∕L溶液速浸(10 s ~15s)



市场上出售的植物激素一般都不溶于水,使用前需要先用少量的酒精或70℃热水溶解,然后对水酿成处理溶液。应用生长激素处理插穗的方法有溶液浸泡和粉剂处理两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1)水剂处理  水剂处理是将先配好的药液装在干净的容器内,然后将捆扎成捆的插穗的下切口浸泡在溶液中至规定的时间,浸泡深度为2 cm左右。溶液浸泡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低浓度(20㎎∕L~200㎎∕L)、长时间(6h~24h)浸泡;另一种是高浓度(500㎎∕L~1,0000㎎∕L)、短时间(2s~10s)速蘸。草本植物所需浓度可更低些,一般为5㎎∕L~10㎎L,浸泡2h~24h小时。

(2)粉剂处理  粉剂处理是将1g生长激素与1000g滑石粉混合均匀酿成粉剂,将插穗下切口浸湿2 cm,蘸上配好的粉剂即插,一般1g ABT生根粉能处理插穗4000根~6000根。扦插时注意不要擦掉粉剂。

2.温水浸泡  用温水(30~35℃)浸泡插穗基部数小时或更长时间,可除去部分抑制生根的物质,促进生根。如用温水浸泡松类、单宁含量高的插穗,能除去部分松脂和其他抑制生根物质,促进生根,效果明显。如云杉浸泡2h,生根率可达75%左右。

3.化学药剂处理  用化学药剂处理插穗,能显著增强其新陈代谢作用,促进插穗生根。常用的化学药剂有酒精、高锰酸钾、蔗糖、醋酸、二氧化锰、硫酸镁、磷酸等。如用1%~3%酒精或者用1%酒精和1%的乙醚混合液,浸泡时间6h,能有效地除去杜鹃类插穗中的抑制物质,大大提高生根率。如用0.05%~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硬枝12h,不但能促进插穗生根,还能抑制细菌的发育,起消毒作用。水杉、龙柏、雪松等插穗用5%~10%的蔗糖溶液浸泡12h~24h,可直接补充插穗的营养,有效地促进生根。见表6-5。

表6-5 插穗化学药剂处理方法

处理药剂名称
浓度/%
处理时间/h

流水
清水
24~72

温水
30℃~35℃
2~24

酒精
1~3
6

酒精+乙醚
1+1
2~6

高锰酸钾
0.1~1
12~24

硝酸银
0.05~0.1
12~24

消石灰
2~5
12~24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应用生长激素、化学药剂处理插穗时,应严格掌握浓度和时间。浓度过大,不但不能刺激生根,反面起抑制作用,如2,4-D在高浓度时是一种生长抑制剂,可以作除草剂;浓度过低,处理后生根效果不明显。另外,用生长激素、化学药剂处理插穗后的生根效果,因树种不同;即使同一种植物,处理幼龄植物比成龄的效果好,处理幼嫩的组织比木质化程度高的效果好。各地在使用时,要先进行试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应用,不要盲从。

总之,在扦插前应该对插穗进行适当处理,来提高插穗内生根促进物质的含量和营养物质的浓度、减少生根抑制物质的含量、增加水分含量,使插穗更宜成活。

三. 扦插

扦插育苗用插穗种类不同,扦插育苗方法也就不同,主要有:硬枝插、嫩枝插、叶插、叶芽插、根插(埋根)、埋条(埋干)等方法。

(一)硬枝扦插

硬枝扦插是指利用充分木质化的插穗进行扦插的育苗方法。此法技术简便、成活率高、适用范围广。很多园林植物都可用硬枝扦插,特别是落叶木本园林植物的扦插,生产上应用极为广泛。

  硬质扦插春、秋两季均可,一般以春季扦插为主。春季扦插宜早,掌握在萌芽前进行,北方地区可在土壤化冻后及时进行。秋季扦插在落叶后、土壤封冻前进行,扦插应深一些,并保持土壤湿润。冬季硬枝扦插需要在大棚或温室内进行,并注意保持扦插基质的温度。

对于插穗生根比较困难的植物,可在沙床或温床上密集扦插,以便于精心管理,插穗生根后移栽到大田苗床或容器里;对于插穗生根容易的植物,直接插到大田苗床或容器里。在苗床上扦插,一般株距为20~30cm ,行距为30~60cm。扦插可以用直插,也可以用斜插。短插穗、生根较易、土壤疏松的应直插;长插穗、生根困难、干旱土壤可斜插或直插,斜插的倾斜角度不超过60°。

硬枝扦插时,用干插法。插床的水分一般较少,扦插后再浇水,操作非常方便。一般插入的深度为插穗的1/2~2/3;插穗也可以全部插入基质,其上切口与地面平齐或略高于地面;在寒冷地区也可将上部用松散土壤埋住,只露出梢部。此法由于插穗切口位于无菌的地层深处,可以充分利用适宜生根的深层土温(冬季可保持10℃,夏季可保持20℃左右)和深层土壤水分,成活率较高,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培养成所需大苗,但较浪费材料。如果扦插过深,插穗下剪口部位通气不良,易导致其腐烂,使下切口生根较少,甚至死亡;另外,插穗过长、扦插过深,移植困难。扦插技术应根据扦插植物生根的难易、插穗的长度以及土壤的性质决定。

1.普通扦插  硬质扦插常用的方法,适合扦插容易生根的植物类型。

(1)直接插入法 在土壤疏松、插穗已催根处理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插穗插入苗床。

(2)开缝或锥孔插入法 在土壤黏重或插穗已经产生愈伤组织,或已经长出不定根时,要先用钢锨开缝或用木棒开孔,然后插入插穗。

(3)开沟浅插封垄法 适用于较细或已生根的插穗。先在苗床上按行距开沟,沟深10 cm、宽15 cm ,然后在沟内浅插、填平踏实,最后封土成垄。

2. 特殊方式扦插  有些植物普通扦插不易生根,可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提高生根成活率。

(1)带踵插  插穗基部带有一部分二年生枝条。插穗下部养分集中,容易生根。但每个枝条只能剪取一个插穗。适合松、柏、桂花等难成活树种。

(2)槌形插  插穗基部所带二年生老枝呈槌形,长度一般2~4cm,两端斜削。

(3)割插 插条下端自中间劈开,加以石子。通过增加创伤刺激愈合组织的产生,促进生根。

(4)土球插  将插穗基部包裹在土球中,连同泥球一起插入土壤中。适合常绿树扦插。

(5)长竿插  插穗长50cm,有的也可达到1~2m。适合易生根的植物类型,可快速获得大苗

不管用哪种方法进行扦插育苗,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插穗与基质能够紧密的结合。插后应及时压实,灌水,保持苗床的湿润。北方地区,扦插后可覆盖黑色塑料薄膜,以提高地温、保水及控制杂草生长。

(二) 嫩枝扦插

嫩枝扦插是在生长期中应用半木质化或未木质化的插穗进行扦插育苗的方法。应用于硬枝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常绿植物、草本植物和一些半常绿的木本观花植物。

  嫩枝扦插一般在生长季节应用,只要当年生新茎(或枝)长到一定程度即可进行。原则是新茎(或枝)的木质化程度不能过高。如果时间过早,当年生长量较小,可以利用的茎(枝)量又太少,会造成消耗过大但实际繁殖量却不高的结果。

嫩枝扦插,一般采用随采随剪随插的方法。由于扦插时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因此,采集插穗应在阴天无风或清晨有露水、下午16:30以后光照不很强烈的时间进行。草本植物的插穗应选择枝梢部分,硬度适中的茎条。若茎过于柔嫩,易腐烂;过老则生根缓慢。如菊花、香石竹、一串红、彩叶草等。木本园林植物应选择发育充实的半木质化枝条,顶端过嫩扦插时不易成活,应剪去不用,然后视其长短剪制成若干个插穗。

采集的嫩枝应在阴晾处迅速剪制插穗。穗长一般应该有2~4个芽,长度在5~20㎝为宜。叶片较小时保留顶端2~4片叶,叶片较大时应留1~2片半叶,其余的叶片应摘去。如果叶面积过大时,由于蒸发量过大而使其凋萎,反不利于成活,可剪去叶片的2∕3左右(见图6-4所示)。在采集、制穗期间,注意用湿润物覆盖嫩枝,以免失水萎蔫。采制嫩枝插穗后,一般要用能促进生根的激素类进行生根处理,但要注意浓度不可过高。




























图6-4 嫩枝扦插的插穗与扦插情况

嫩枝扦插通常采用低床,用湿插法进行,即先将苗床或基质浇透水,让其充分吸足水分,然后再扦插。这种方法可以防止插穗下端幼嫩组织损伤,有利于保持插穗水分平衡和使其与基质紧密结合。扦插密度以插后叶面互不拥挤重叠为原则,株行距一般为5~10㎝左右,采用正方形布点。根据插穗大小、生长快慢、育苗时间长短等来调节。 


图6-5嫩枝扦插

扦插深度一般为插穗长度的1∕3~1∕2。因枝条柔嫩,扦插基质要求疏松、精细整理,最好以蛭石、河沙、珍珠岩等材料为主。见图6-5所示。

扦插后,为了防止嫩枝萎蔫,插后注意通风、遮荫、保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以利生根成活。见图6-6所示。

蔓生植物枝条长,在扦插中可以将插穗平放或略弯成船底形进行扦插。

仙人掌与多肉多浆植物,剪取后应放在通风处晾干数日再扦插,否则易引起腐烂。



1.塑料棚扦插 2.大盆密插 3.暗瓶水插

图6-6  嫩枝插法

(三) 叶插 

叶插是用全叶或其一部分作插穗的扦插育苗方法。凡能自叶上发生不定芽及不定根的植物,都能进行叶插。叶插生根部位因植物种类不同而不同,有的在叶脉处、有的在叶缘处、有的在叶柄处,故需要掌握生根部位,扦插时需将生根部位插入基质中或贴近基质。如秋海棠是从叶脉处产生根和芽;落地生根从叶缘处产生根和芽;豆瓣绿、大岩桐、四季秋海棠等是从叶柄基部发生不定芽。叶插穗必须具有肥厚的叶肉或粗大的叶脉,并且发育充实,生长成熟。根据叶插时叶片的放置方法,可以将叶插分为叶片扦插、叶柄扦插两种。

1. 叶片扦插  叶脉发达、切伤后易生根的种类,常用叶片扦插。

(1)全叶插  即以整个叶片作为插穗。可采用叶片平置法,即切去叶柄,将叶片平铺于基质上,用铁针或竹针固定在沙面上,叶片下部与基质紧密接触。如落地生根用全叶插,可从叶缘生出小苗;蟆叶海棠、大岩桐等叶脉粗壮的植物,叶片边缘过薄处可适当剪去一部分,以减少水分蒸发,根据主脉和粗壮侧脉分布状况,在叶片支脉近主脉处切断数处,将叶片平铺在插床面上,使叶片与基质密切接触用竹签等固定,以便能在支脉切伤处生根,在下端可生出幼小植株。

(2)片叶插  叶片切割数块(每块上应分别具有主脉和侧脉),分别进行扦插,使每块叶片上形成一个新植株。如虎尾兰、豆瓣绿、秋海棠等均可用此法。豆瓣绿叶厚而小,沿中脉分切左右两块,下端插入基质中,自主脉处发生幼株。虎尾兰叶片较长,可横切成5 cm 左右的小段,将下端插入基质中,自下端生出幼株。如图6-7所示。

 

蟆叶秋海棠片叶切法   蟆叶秋海棠片叶插     落地生根全叶插


         虎兰片叶插成活情况   虎尾兰片叶切法

图6-7  叶片扦插

2.叶柄扦插  叶柄发达、易生根的种类,可用叶柄扦插。即将叶柄插入基质中,叶片立于基质面,叶柄基部发生不定芽和根系,形成新的个体。如大岩桐、苦苣苔、球兰、豆瓣绿、非洲紫罗兰、菊花等均可用此法。可以带全叶片;也可剪除半张叶片,带半叶扦插。大岩桐、豆瓣绿等是从叶柄基部先发生小球茎,然后生根发芽,形成新的个体。如图6-8所示。

   

图6-8 叶柄插                      图6-9  叶芽插

(四) 叶芽插

用叶芽或着生叶芽的一小段枝条作插穗扦插,插穗上仅具一芽一叶。扦插时,芽的对面略削去皮层,将插穗插入基质中,叶片露出基质,芽梢隐没于基质中,以免阳光直射。叶芽扦插,是在茎部表皮破损处愈合生根,腋芽萌发成为新植株。此法也用于叶插不易产生不定芽的种类,如橡皮树、柠檬、山茶、桂花、天竺等。如图6-9所示。

叶插和叶芽插多在温室内进行,需要精细管理,注意遮荫,防止失水。

(五) 根插(埋根)

根插(或埋根)育苗是利用根的再生和发生不定根的能力,将其插入土中繁殖成苗的方法。凡根蘖性强的植物,如泡桐、楸树、火炬树、杨树、香椿、枣树、迎春、玫瑰、黄刺梅等均可用此法育苗。

种根应在植物(树木)休眠时从青、壮年母本植物的周围挖取,也可利用苗木出圃时修剪下来的和残留在圃地中的根段。根穗粗度为0.5~2.5cm,长度为10~20cm。为区别根穗上下切口,在剪穗时可上剪口剪成平口,下剪口剪成斜口。将剪好的根穗按粗度分级打捆、贮藏备用(贮藏方法见硬枝插)。

根插(或埋根)育苗多用低床,也可用高垄。因根穗柔软,不易插入土中,通常先在床内开沟,将根穗垂直或倾斜埋入土中,上面覆土1~2cm。扦插时注意不要极性倒转,防止倒插。插后镇压,随即灌水,并经常保持土壤湿度,一般经15~20天即可发芽出土。泡桐根系多汁,插后容易腐烂,应在扦插前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存放1~2天,待根穗稍微失水萎蔫后再插。插后适当灌水,但不宜太湿。有些树种的细短根段,可采用播根的方法,即将根段撒入苗床中,再覆土镇压,灌水保湿。

(六)鳞片扦插

一些无法用枝条、叶片扦插的鳞茎花卉,如无被鳞茎百合、贝母等可以直接剥取肉质鳞叶(鳞片)进行扦插育苗。选取成熟的大鳞茎,阴干数日后,将肥大健壮的鳞片剥下,斜插于基质中,使鳞片内侧朝上,鳞片上部微露基质层外,保持温度20℃,经过一段时间,即可于鳞片基部生长出子球与根系,经过3年的培育即可养成大球。此法可利用鳞片较多的优势,提高繁殖数量。

四. 扦插后的管理

    扦插后,为提高扦插成活率,应保持基质和空气中有较高的湿度(嫩枝扦插要求空气湿度更重要),以调节插穗体内的水分平衡;保持基质中良好的通气效果。因此无论哪种扦插环境,最初保证成活的管理措施是围绕这两个条件进行。

(一)      浇水

大田扦插的植物多具备易生根、插穗营养物质充足这两个条件,多为硬枝扦插或根插,气候变化符合扦插成活要求。通常在扦插后立即灌足第一次水,使插穗与土壤紧密接触,做好保墒与松土。未生根之前地上部展叶,应摘去部分叶片,减少养分消耗,保证生根的营养供给。为促进生根,可以采取地膜覆盖、灌水、遮荫、喷雾、覆土等措施保持基质和空气的湿度。嫩枝扦插和叶插由于插穗幼嫩,失水快,应加强管理。嫩枝露地扦插用塑料棚保湿时,可减少浇水次数,每周1~2次即可,但要注意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要搭荫棚遮荫降温。最好采取喷雾装置,保持叶片水分处于饱和状态,使插穗处于最适宜的水分条件下。

(二)移植

多数扦插基质本身所含养分较少,扦插初期密度较大,所以扦插成活后,为保证幼苗正常生长,应及时起苗移栽。尤其嫩枝扦插、叶插的植株。移植时最好要带土,移植后的最初几天,要注意遮荫、保湿。

草本扦插苗生长迅速,生根后及时移植,当年可获产品出售。

叶插苗初期生长缓慢,生根后等苗长到一定大小时再移植。

嫩枝扦插一般在扦插苗不定根已长出足够的侧根,根群密集但又不太长时进行。扦插早或生根及生长快的种类,可在休眠前进行移植;扦插晚或生根慢或不耐寒的种类,可在苗床上越冬,翌年春季移植。

硬枝扦插可根据实际情况,生长较快种类的可在当年休眠后移植;生长慢的常绿针叶种类,可培养2~3年后移植。

(三)除萌或摘心

培育主干的园林植物苗木,当新萌芽苗高长到15~30cm时,应选留一个生长健壮、直立的新梢,其余萌芽条除掉,即除萌,达到培育优质壮苗的目的。

对于培育无主干的植物苗木,应选留3~5个萌芽条,除掉多余的萌芽条;如果萌芽条较少,在苗高30cm左右时,应采取摘心的措施,来增加苗木枝条量,以达到不同的育苗要求。

(四)温度管理

园林植物的最适生根温度一般为15~25℃,要求基质温度比气温高3~5℃。早春地温较低,一般达不到温度要求,需要覆盖塑料薄膜或铺设地热线等措施增温催根。夏秋季节地温高,气温更高,需要通过喷水、遮荫等措施进行降温。在大棚内喷雾可降温5~7℃,在露天扦插床喷雾可降温8~10℃。采用遮荫降温时,一般要求遮蔽物的透光率在50%~60%。

温室、大棚能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温度,并且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插床的基质具有通气良好、持水力强的特点。因此,既可用于硬枝扦插,也可用于叶插、嫩枝扦插。扦插之后,当插穗生根展叶方可逐渐开窗流通空气,降低空气湿度,使其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棚内温度过高,可通过遮荫网降低光照强度、减少热量吸收,或适当开天窗通风降温、喷水降温,保持室内、棚内适宜的环境条件,维持插穗生根成活。当插穗成活适应之后,逐渐移至栽植区栽培。

(五)日常田间管理   

在扦插苗生根发芽成活后,插穗内的养分已基本耗尽,则需要进行施肥,应加强日常的田间管理。充足供应肥水,满足苗木生长对水分和矿物质营养的需求,必要时,可以采取叶面喷肥的办法,插后每隔1~2周喷洒0.1%~0.3%的氮磷钾复合肥。硬枝扦插可将速效肥稀释后随浇水施入苗床。

另外,应配合松土进行除草,减少杂草与苗木对养分和水分的竞争,疏松土壤,为苗木根系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除草的方法有化学除草剂除草和人工除草两种,除草的原则是除早、除小、除了。

加强病虫害防治,消除病虫危害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提高苗木生长的质量。冬季寒冷地区还要采取越冬防寒措施。

五. 扦插育苗新技术

(一)全光雾插育苗技术

全光雾插育苗是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简称,即在全日照条件下,不加任何遮荫设施,利用半木质化的嫩枝插穗和排水通气良好的插床,并采取自动间歇喷雾的现代技术,进行高效率的规模化扦插育苗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当代国内外广泛采用的育苗新技术,它具有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生根迅速、苗木生长快、育苗周期短、材料来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和苗木培育接近自然状态,抗逆性强,易适应移栽后的环境等优点。可实现专业化、工厂化和良种化的大规模生产,是今后林业、园林、园艺、中草药等行业育苗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植物大量繁殖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1. 全光雾插插穗的生根特性  在全光照喷雾条件下,进行带叶扦插育苗,其插穗是首先产生不定根,待形成根系后才逐渐发芽长出新的枝和叶。

插穗的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由于植物的极性作用,将光合产物转移到插穗基部,使得插穗基部积累许多生根物质,为插穗生根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

2. 全光雾插的设备类型  带叶插穗在生根之前要保证叶面常有一层水膜,使插穗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特别在炎热的夏天,但过多的水分常会造成基部腐烂,不断的喷雾又会降低扦插基质的温度,这些现象都会影响插穗的生根。根据插穗的生理需要,一些自动间歇喷雾装置,为插穗生根创造了最理想的环境条件。目前,在我国广泛采用的自动喷雾装置有3种,包括电子叶喷雾设备、双长悬臂喷雾装置和微喷管道系统,其构造的共同点都是由自动控制器和机械喷雾两部分组成。

(1)电子叶喷雾设备  电子叶喷雾设备,主要包括进水管、贮水槽、自动抽水机、压力水筒、电磁阀、控制继电器以及输水管道和喷水器等。将电子叶安装在插床上,由于喷雾而在电子叶上形成一层水膜,接通电子叶的两个电极,控制继电器的电磁阀关闭,水管上的喷头便自动停止喷雾;由于蒸发而使电子叶上的水膜逐渐消失,一旦水膜断离,电流也被切断,相反由控制继电器支配的电磁阀打开,又继续喷雾。这种随水膜干燥情况而自动调节插床水分的装置,在叶面水分管理上是比较合理的,它最大的优点是根据插穗叶片对水分的需要而自控间歇喷雾,这对插穗生根非常有利。

(2)双长悬臂喷雾装置  1987年我国自行设计的对称式双长臂自压水式扫描喷雾装置,采用了新颖实用的旋转扫描喷雾方式和低压折射式喷头,正常喷雾不需要高位水压,在160㎡喷雾面积内,只需要0.4 ㎏/㎝2以上水压即可。

对称双长臂旋转扫描喷雾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当自来水、水塔、水泵等水源压力系统0.5㎏/㎝2的水从喷头喷出时,双长悬臂在水的反冲作用下,绕中心轴顺时针旋转进行扫描喷雾。

它的主要构造和技术指标包括水分蒸发控制仪、喷雾系统等。

(3)微喷管道系统  微喷灌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采用微喷管道系统进行扦插育苗,具有技术先进、节水、省工、高效、安装使用方便、不受地形影响,喷雾面积可大可小等优点。其主要结构包括:水源、水分控制仪、管网和喷水器等。插床附近最好修建水池,一般333.3㎡,不低于6 m3。水压在4㎏/㎝2以上,出水量在7000L/h 左右。

3. 插床  全光雾插育苗有自己的特殊构造的苗床。苗床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四周无遮光物体的地方。选用架空苗床或沙床。

(1)架空苗床 架空苗床的优点是可以对容器底部根系进行空气断根;增加了容器间的透气性;减少基质的含水量;提高了早春苗床温度,便于安装苗床的增温设施。

建造架空苗床的方法是:地面用一层或两层砖铺平,不用水泥以利渗水和环保,在上面砌3~4层砖高度的砖垛,砖垛之间的距离根据育苗盘尺寸确定,每个插床砖垛的顶面应在一个水平面内,上面摆放育苗托盘。一般在四个苗床中央修一个共用水池,这是最省工省料的设计方案。如图6-10所示。
























图6-10  全光雾插架空苗床图示

架空苗床上放置育苗托盘,育苗托盘用塑料或其它材料制作,底部有透气孔。育苗容器码放在托盘上面,这样有利空气断根,实现育苗过程机械化运输。

(2)沙床 沙床的优点是能使多余的水分自由排出,但散热快、保温性能差,在早春、晚秋和冬季育苗时,应采用保温性能好的基质或增设加温设备和覆盖物。

建造沙床的方法是:在建床的四周用砖砌高为40㎝砖墙,砖墙底层留多处排水孔,床内最下层铺小石子,中层铺煤渣,上层铺纯净的粗河沙。沙床上安装着自动间歇喷雾装置。每次喷水能使插床基质内变换一次空气,这样新鲜空气在沙床内频繁地流动与交换,使基质内始终保持着充足的氧气。如图6-11所示。
























图6-11  沙床示意图

4. 基质  全光雾插的育苗基质主要有:河沙、蛭石、珍珠岩、炉渣、锯未、炭化稻壳、草炭等。                                                                                                                                                                                                                       

5. 全光雾插的育苗技术

(1)采插穗 在植物生长季节里,从采穗圃经幼化管理的树上或从生长势健壮的枝条上剪取当年萌发的带数枚叶片的嫩技作插穗。

(2)扦插 扦插在沙床或用无土轻型基质制作的网袋容器里,并将它摆放在露天自然全光照的架空育苗床上。育苗床安装 “全光自动喷雾扦插育苗设备”。在喷雾水中添加必要的药剂,全光育苗生根过程中一直保持叶片不萎蔫、不腐烂,基质不过湿,在这种条件下很多难生根的植物都可以生根。扦插技术同嫩枝扦插。

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工厂化育苗研究开发中心许传森研究,创造了轻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

轻质网袋容器育苗,即使植株生长在装有轻型基质、肥料的纤维网袋容器内,通过人为控制,调节水分、养分、光照等条件,植株连同基质、容器一起移栽的新式育苗技术。图6-12所示根系生长情况。
































图6-12  轻质网袋容器育苗生根与根系生长情况

轻质网袋容器扦插育苗的核心技术是:架空苗床、空气修根。其技术要点主要有:

采用架空苗床 改进普通苗床为架空苗床,架空苗床建造的技术见图6-11所示。

应用可分解纤维网袋 配套使用其专门研制并生产纤维网袋。纤维网袋材料的主要成分为可分解的纤维物质,透水、透气性能良好。植物根系可以自由穿透网袋壁,生长不受影响、移栽时不需脱去网袋,网袋在土壤中自行分解。

网袋有幅宽150mm和幅宽170mm两种规格,能满足育苗需求。

容器灌装与切割 纤维网袋内装灌无污染的绿色环保轻型基质,

扦插或播种 将灌装并按要求切割后的网袋放在托盘上,进行扦插或播种育苗。方法与嫩枝扦插、播种育苗的技术相同。

空气修根 在全光喷雾条件下,插床空气湿度大,根系容易从容器侧壁伸出。当大部分插穗根系伸出时要仃止喷雾,这时干燥空气从容器空隙间流过时,容器侧壁伸出的根系萎蔫干枯,促进了侧根的生长。经过一到二次空气断根处理,容器基质里面的根系和基质交织在一起形成富有弹性的根团。大大提高了移植成活率。

(二)基质电热温床技术

基质电热温床技术是利用电热线增加苗床温度,创造植物愈伤组织及生根的最佳温度,促进插穗生根。

在温室内选择一块高燥的地块,砖砌一宽为1.5m的苗床,底层铺沙子或珍珠岩。在床的两端和中间,各放置一块约7cm木条,其上每隔6cm钉一铁钉,电热线在铁顶间回绕,两端引出床外,接入控制器中。然后再电热线上铺湿沙或珍珠岩,插入插穗。苗床中一般插入温度传感探头,用以测定苗床温度。通电后,电热线升温,当达到一定温度时,控制器开始工作,保持苗床恒温。

以上摘自:《园林植物栽培养护》 第六章  园林植物的营养繁殖  第一节  园林植物的扦插繁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31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专业了。。。实在看不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0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总结的太详细了,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不是我总的,是我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关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补充部分虽然是来源生物谷的,我当时有觉有些误导,但当时不想打字也就将就了。
有兴趣的朋友自己琢磨着玩:)

[ 本帖最后由 井底蛙 于 2009-5-11 18: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联系|小黑屋|藏花阁园艺 ( 浙ICP备10014706号-5,浙ICP备10014706号-4 )|浙公网安备33010402004524号

GMT+8, 2025-7-1 14:20

Powered by MYCHG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