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花阁园艺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bbddhh
收起左侧

天堂百花T台--茶花与木兰(16>>)樱花和郁金香(2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杭州有三大赏梅胜地:西湖孤山,玉泉灵峰,余杭超山。西湖孤山放鹤亭一带梅林规模虽小却是风景最出名的地方,因为有林和靖的梅魂守护,也是最具诗意的地方。

林逋是北宋初期的一个诗人,他的字叫做“和靖”,人们称他林和靖。他隐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一生也没有娶妻子,但他又非常喜欢梅花,以梅为妻,加之他非常喜欢白鹤,他养了很多白鹤,以鹤为子,所以有“梅妻鹤子”之称。他写了很多歌颂梅花的诗歌,其中《山园小梅》是非常突出的一首: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林和靖的一生非常特殊,他隐居在西湖孤山,20多年都没有到杭州城里去玩一玩,非常难得。他这首诗歌体现了他追求高洁、一尘不染这样一种情怀。他不跟世俗相沾染、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立志玉洁冰清。当然像他那样完全离开社会、离开人世隐居到孤山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做不到也是没有必要的。而他追求那种对梅花的描写中所寄托人生情怀,还是值得我们欣赏的。







[ 本帖最后由 bbddhh 于 2009-3-1 21: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千古绝唱*

[ 本帖最后由 bbddhh 于 2009-2-28 17: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孤山多梅。每当腊风初度,便有暗香浮动,疏影横斜,玉蕊怒放,情境高雅,探幽揽胜者多往观赏。年复一年,便形成了孤山赏梅的胜迹。这里,曾是北宋诗人林和靖种梅养鹤隐居的地方。
林和靖(967-1028)宁波奉化黄贤村人。他四十多岁后长期隐居杭州孤山,直到八十三岁死于孤山,葬于孤山。
林和靖少年好学,诗词书画无所不精,独不会下棋。常对人说:“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他性情淡泊,爱梅如痴。在故里时唯以读书种梅为乐。相传,他于故居前后种梅三百六十余株,将每一株梅子卖得的钱,包成一包,投于瓦罐,每天随取一包作为生活费,待瓦罐空了,刚好一年,新梅子又可兑钱了。他种梅、赏梅、卖梅,过着恬然自乐的生活,常在梅园里独自吟哦,写过许多有名的梅花诗.林和靖爱梅,亦爱四处游学,足迹遍于江淮之间。到四十多岁时,便结庐于杭州孤山。孤山傍湖,山不高而清秀。他绕庐植梅,依山种树,以种梅为乐。凭林和靖道德文章,高官厚禄不难立致。但他泰然隐居,绝意仕途,甚至宋真宗赵恒闻其名,请他去给太子教书,这一千载难遇的美职,也被他一口拒绝。在他临终时还为此而自豪。他在绝笔诗中写道: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朝野之士仰慕他高风亮节,纷纷慕名前往拜访,但他绝不回访。相传,他从家乡奉化带去两鹤,被他驯化,善知人意,会买菜报讯。纵之飞入云霄,盘旋于西湖山水之间,尔后复归笼中。林和靖爱逾珍宝。他常泛小舟游西湖诸寺院,每有客至,小童即延入小坐,开笼纵鹤。在西湖游览的林和靖见家鹤飞翔,便知有客来访,即掉小舟而归。传说,在林和靖死时,他养的这两只鹤在墓前悲鸣而死。他在一首咏鹤诗中写道:

皋禽名祗有前闻,孤引圆吭夜正分;
一唳便惊寥泬破,亦无闲意到青云。

林和靖终身不娶,以种梅养鹤为乐。时人说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梅妻鹤子”的佳话因而留传千载。这只是他人生的一面。他人生的另一面还是情怀绵绵。这在他写的《长相思》这首著名的词里可以看出: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别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林和靖的一生是隐居的一生,也是他刻意学术的一生。他写的诗,风格独特,清新自然,尤多奇句。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称赞他:“风格固若厚,文章到老醇。”著名诗人欧阳修、黄庭坚都很欣赏他那清新奇特的作品。但他不想以诗传世,故随写随丢,传下来不多。经后人搜集,仅得诗词三百余篇,题名《林和靖诗集》。

林和靖的节操和学识很得宋真宗的赏识,曾赐号“和靖处士”。死后,宋仁宗赵祯也“赐谥和靖先生,赙粟帛”。
                    呵呵,大段的粘贴,痛快.

[ 本帖最后由 bbddhh 于 2009-3-1 21:04 编辑 ]
1221-061012155809.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8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妻鹤子,是林和靖自作多情,梅花究竟肯不肯嫁给他,古人是非常质疑的呢 ——
   珊珊玉骨谁能近?字于林家恐未真。

还有——
   陇头只今春意薄,山中自昔故人稀。
说的是梅习惯于孤芳自赏,颇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5# zzzzz 的帖子

呵呵,ZZZZZ版对梅和林都颇有研究的,佩服。
清高孤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受追捧的,因此林和靖种梅花会被后人颁发“梅妻鹤子”的证书。
如今的西湖孤山是“梅花已老亭空鹤,处士长留山不孤”。而孤山的梅花也无奈“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为先人的这笔冤枉债,林家的后代流了不少眼泪,葬了不少花。

[ 本帖最后由 bbddhh 于 2009-3-1 10: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两位太有才啦!
高见被我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滴片片是越来越漂亮了,
从“天堂的梅花”主题来讲,
后几幅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才子佳人都在这儿聚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寒舍花香 于 2009-3-1 09:02 发表
哈哈,才子佳人都在这儿聚会啊

读了7年书,文化革命了,然后下乡种地,粗人一个。呵呵,还好意思说。
因为喜欢种花,更喜欢野外的花卉,这回拿先贤们的东东来晃晃,“只因误识众梅花,惹得粗人充文雅。”。

[ 本帖最后由 bbddhh 于 2009-3-1 21:50 编辑 ]
42_15.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联系|小黑屋|藏花阁园艺 ( 浙ICP备10014706号-5,浙ICP备10014706号-4 )|浙公网安备33010402004524号

GMT+8, 2025-8-4 06:34

Powered by MYCHG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