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花阁园艺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花小米
收起左侧

【木本花卉】 养护+图片(图片更新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BR>朱蕉  <BR> </P>
<><BR> <BR>   朱蕉别名红叶铁树,百合科、朱蕉属观叶植物。<BR>  产地及习性:原产大洋洲和我国热带地区,印度东部和太平洋诸岛也有分布。朱蕉性喜温暖多湿气候,不耐寒,稍耐荫。宜生于肥沃、疏松的壤土,忌碱性土。<BR>  形态特征:朱蕉属常绿灌木,株高可达3米,单秆或少分枝。叶披针状椭圆至矩圆形,聚生于茎顶,长25~50厘米,宽5~10厘米,绿色或带紫红色;叶柄有槽,长10~30厘米,基部变宽,抱茎。圆锥花序着生于上部叶腋,花形小,淡红色或紫色,少有淡黄色,花期从春至夏。<BR>  繁殖技术:朱蕉可用播种、扦插、压条和分根繁殖,但常用的是扦插和分根。朱蕉茎叶易生不定芽,芽长3~5厘米时即可切取扦插,极易成活。茎梢也可切取扦插。扦插亦可采用埋干法。切取成熟技条5~10厘米,至少有三个茎节,并剪去叶子,横埋入沙中,保持湿润,一个月后生根。扦插基质以泥炭与河沙混合为宜,温度为21~25℃。栽培数年的老株,下部叶片脱落,观赏效果不佳,春天气温回升后,可剪去顶芽,技干基部将萌发很多分蘖,1年后即可作繁殖材料。<BR>  管理技术:朱蕉生长期,每1~2周施1次液体肥,肥料不足易出现老叶脱落、新叶变小的现象。生长季应保持盆土湿润和较高的空气温度,否则将导致叶片干尖和边缘枯黄。忌阳光直射,越冬温度不低于10~13℃。<BR>  观赏价值:朱蕉多用作南方庭园栽植或北方室内盆栽,观赏其特异的茎秆及多姿的叶态、叶色。  <BR> </P>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BR> <BR>蔷薇  <BR> </P>
<><BR> <BR>蔷薇文名墙蘼,刺玫,山棘。花,称白残花。因其蔓柔靡,依墙攀援而生,故名“墙靡”。其茎多刺,又多生于山野之间,得名“刺玫”或“山刺”。花,因春季开放后再不能开而色又多白,故称“白残”花。果实因簇生如营星,取名“营实”。</P>
<><BR>栽 培<BR>蔷薇系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或藤本,茎细长而蔓生,有钩状刺。故庄南杰在《红蔷薇》中有“殷红短刺钩春色”和陆龟蒙有“中含芒刺欲伤人”等诗句。叶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或倒卵形,常5——7 片排列而生,叶缘有锯齿。花春末夏初开放,色白、粉红和鲜红色,伞房花序,有香气,常7——10 朵簇生于一起,因而又有七姐妹或十姊妹之称,有单瓣重瓣之别。</P>
<>花梗有短腺毛,花落而果,果球形,一簇多个,生时青绿,熟时紫红色,甚美。核内有白柔毛,似金樱子核,种子多粒。</P>
<>蔷薇多用种子、分株、扦插、嫁接、压条等法繁殖。种子繁殖需用砂藏处理,春季播种。分株简单,且易活,生长快,可在春秋进行,于早春发芽前为好。扦插,可在春初从母株上采取强壮无病害的硬枝条,3——5 个芽为<BR>一段。扦插也易成活。压条,可于春季选取母株上健壮而离地面较低的枝条,分节培土压埋,在每一节中用刀刻去一块皮,以促其结痂生根。发现生根后,可逐渐剪离母株,使之成为新株。</P>
<>蔷薇,喜阳光,爱湿润,宜肥土,但也耐阴、耐寒,能在贫瘠土地上生长。根系发达,生命力和抗病能力都很强。蔷薇是嫁接月季、玫瑰优良品种的极好砧木。<BR>蔷薇在高温不通风时易得白粉病和煤烟病,要注意防治。<BR> <BR> </P>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洋杉  <BR> </P>
<><BR> <BR>    南洋杉又名肯氏南洋杉,原产澳大利亚。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寒和干旱,冬季需充足阳光,夏季避免强光暴晒,土壤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最为理想,冬季温度不低于7℃。<BR>    繁殖:常用扦插繁殖。以霉雨季节为好,应选择当年生半木质化的主轴或徒长枝作插条,插条长10厘米,插后约100天生根。<BR>栽培:北方地区常以盆栽为主,为避免苗干生长弯曲,在苗旁插一细竹竿给予支撑,以确保苗形端正美观。生长期经常喷水,保持盆土和空气湿润。每月施肥1次。夏季适当遮阴,避免强光直射。冬季放室内向阳处,每半月转1次盆,在阴暗处不宜摆放时间过长。<BR>    病虫害:土壤水分过多,容易发生枝枯病、溃疡病和根瘤病。枝枯病用65%代森锌500倍液,溃疡病用40%福美砷100倍液涂抹消毒,根瘤病用链霉素1000倍液浸泡。虫害有介壳虫危害,用5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杀。<BR>    应用:南洋杉树形尖塔形,枝叶茂盛,叶片呈三角奖卵形,体态秀丽美观,为世界著名的庭园树之一。盆栽适用前庭或厅堂内点缀环境。也要作为大型雕塑或风景建筑的背景树。<BR> </P>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BR>五针松  <BR> </P>
<><BR> <BR>    [学名]Pinus parviftora<BR>    [别名]姬小松、五钗松、日本五针松<BR>    [科属]松科松属<BR>    原产日本,温带树种,喜山腹干燥 地,较耐阴,畏热忌湿,适生于微酸性 土壤。 常绿乔 木,树皮暗 灰色,鳞片 状脱落。叶 五针一束, 较短,微弯, 簇生于枝顶, 蓝绿色。球 果卵形,花 期5月,种 子第二年6 月成熟。 繁殖以嫁接为主,亦可播种。嫁接以 黑松为砧木,冬末春初进行枝接。2~3 月播种,约20天发芽。移栽以春初或秋 末为宜,需带土球。 我国常见的有短叶五针松(var.bre- vifolia);斑叶五针松(var.megata);日 本五针松(P.penraphylla)。 五针松叶密针短,与山石相配布置庭 院,效果极佳。宜于盆栽观赏和制作树桩 盆景。  <BR> </P>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BR>罗汉松  <BR> </P>
<><BR> <BR>    [学名]Podocarpus macrophyllus<BR>    [别名]土杉<BR>    [科属]罗汉松科罗汉松属<BR>    罗汉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 各咨,日本也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 性弱,耐阴性强。喜排水良好的湿润砂质 壤土。耐修剪,寿命长。对土壤适应性 强,盐碱土上亦能生存。 高约20m,树 冠广卵形。树皮灰 褐色至暗灰色,浅 纵裂,片状脱落, 枝叶稠密,叶条状 披针形,螺旋状互 生,两面中肋明显 隆起,表面浓绿色, 背面黄绿 色。雄花 穗状,常 3—5簇生 叶腋,雌 花单生, 花期5月。 播种和扦 插法繁殖, 种子容易 萌发,成 熟后即播,或层积沙藏于冷凉处,翌年3 月播种。夏、秋三季皆可扦插,插穗须带 节,苗床要搭荫棚保持荫湿。移植3月最 宜.需带土坨。主要害虫有大蓑蛾、介壳 虫、红蜡蚧和红蜘蛛等。 罗汉松姿秀葱郁,树形古雅,受人喜 爱。适于孤植、对植、列植、群植草坪边 缘和山岩坡间的林缘下。罗汉松耐修剪, 可作绿篱、绿墙。短叶罗汉松结扎盆景, 刚柔兼蓄,堪称逸品。 同属中常见观赏的有鸡毛松(P. imbricatus);竹柏(P.nagi);窄叶竹 柏(P.formosensis);长叶竹柏(P. fleuryi)。  <BR> </P>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BR> <BR>白兰花  <BR> </P>
<><BR> <BR>别名:白兰、缅桂<BR>学名:Michdia alha<BR>科属:木兰科含笑属<BR>生态习性:原产喜马拉雅地区。喜光照充足、暖热湿润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不耐阴,也怕高温和强光,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最忌烟气、台风和积水。 白兰为乔木,高达17—20米,树皮灰白,幼枝常绿,叶片长圆,单叶互生,其花蕾好像毛笔的笔头,瓣有8枚,白如皑雪,生于叶腋之间。这些花含有芳樟醇、苯乙醇、甲基丁香酚等成分,经收集后可供作熏茶、酿酒或提炼香精。现在好些表现白兰香型的香水、润肤霜、雪花膏都常用白兰花为配料。</P>
<>繁殖:常用压条和嫁接繁殖。压条,于6-7月用高空压条法,保持湿润,约2个月后生根。嫁接,以二年生辛夷为砧木,在梅雨季节选取与砧木粗细相同的白兰花枝条,接后60-70天即愈合,与母株剪离成苗。<BR>栽培:春季换盆,增添疏松肥土。浇水是养好白兰花的关键,春季需中午浇水,每次必须浇足,夏季早晚喷水,冬季严格控制浇水。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花期增施磷肥2-3次,同时剪去病枝、枯枝、徒长枝,摘除部分老叶,以抑制树势生长,促进多开花。<BR>病虫害:常受炭疽病危害,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虫害有刺蛾、大蓑蛾和介壳虫危害,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杀。<BR>应用:白兰花树姿优美,叶片清翠碧绿,花朵洁白,香如幽兰,在南方是园林中的骨干树种,盆栽可采摘鲜花用于簪佩装饰。 <BR></P>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BR> <BR>鹰爪花  <BR> </P>
<><BR> <BR>    [学名]Artabotrys hexapetalus<BR>    [别名]鹰爪、鹰爪兰<BR>    [科属]番荔枝科鹰爪花属<BR>    产我国浙江南部、江西、云南、福 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印 度、泰国、越南、 菲律宾、印度尼西 亚、斯里兰卡等国 也有分布。喜光, 也耐阴。喜温暖湿 润气候和疏松肥沃 排水良好的土壤。 常绿攀援灌木。 高约4m。单叶互 生,长圆形或阔披 针形。花淡绿或淡 黄色,芳香,1~2 朵生于钩状总花梗 上,花瓣6枚,花径4~6cm,花期5~8 月。浆果卵圆形,果期6--12月。播种、 压条或扦插法繁殖。树性强健,耐修剪。 鹰爪花可用于庭园花架、花墙,也可与假 山石配植,以增加山林野趣。  <BR> </P>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BR> <BR>白鹃梅  <BR> </P>
<><BR> <BR>    [学名]Exochorda racemosa<BR>    [别名]金瓜果<BR>    [科属]蔷薇科白鹃梅属<BR>    产我国华中及华东,沿黄河、淮河及 长江流域均有分布。喜光,喜肥沃湿润土 壤,也能耐干旱瘠薄。抗寒力亦强。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5m。 枝褐色,稍具角棱。单叶互生,椭圆 形至卵状椭圆形。总状花序顶生,着 白花6~12朵,花径2.5~3.5cm,花 期4月。蒴果倒卵形至球形,果期9 月。播种或扦插法繁殖。播种,可于 9月采种,于翌年3月播种。扦插可 用休眠枝,于早春萌芽前进行。白鹃 梅春季白花如雪似梅,清丽动人。宜 在草地边缘或山石旁等处栽植,桥 畔、亭前配置也可收到良好效果。本 属约5种,常见栽培的有红柄白鹃梅 (E.giraldii);齿叶白鹃梅(E.ser- ratifolia)等。  <BR> </P>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绣线菊  <BR> </P>
<><BR> <BR>    [学名]Spiraea salicifolia<BR>    [别名]柳叶绣线菊<BR>    [科属]蔷薇科绣线菊属<BR>    分布在北半球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多 数种类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在肥沃土 壤上生长旺盛;耐寒、耐旱、耐瘠薄。 株高1--2m,冬芽小,单叶互生,缘 有齿或缺刻。花两性,伞房或圆锥花序, 花4--8mm,瓣5,白色、粉红色或红色。 播种、扦插或分株法繁殖,实生苗易患立 枯病,播前土壤和种子应行消毒,出苗后 及时打药防治。软枝、硬枝扦插皆可。分 株繁殖晚秋或早春进行。适度的修剪可促 进植株旺盛生长,开花繁茂。 绣线菊枝叶纤细,花繁茂,洁白秀 丽,盛开时枝条全为细巧的白花所覆盖, 形成一条条拱形的花带,宛如积雪、可在 花坛、花境、草坪等处丛植、孤植或 列植。 园林中常见的有笑靥花(s.pruni- folia);珍珠绣线菊(S.thunbergii);麻 叶绣线菊(S.cantoniensis):粉花绣线 菊(S.japonica)等。  <BR> </P>
 楼主| 发表于 2006-8-5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珍珠梅  <BR> </P>
<><BR> <BR>    [学名]Sorbaria kirilowii<BR>    [别名]华北珍珠梅、吉氏珍珠梅<BR>    [科属]蔷薇科珍珠悔属<BR>    产我国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 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区)。喜光,耐 阴性强,耐 寒。不择土 壤,在湿润 肥沃的土壤 上生长较好。 萌蘖性强。 耐修剪。 落叶丛 生灌木。高 2--3m,枝条 开展。奇数 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3--21枚,椭圆状 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缘具重齿。白色小 花(径约6mm)组成顶生圆锥花序,长 15--20cm,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分株或扦插法繁殖。大量繁殖苗木时 可用播种法。种子干藏,翌年春播。偶有 刺蛾、大蓑蛾为害.应及时防治。珍珠梅 枝叶清秀,且花期较长,宜在各类园林绿 地中种植,用于各类建筑物北侧阴处绿 化.效果尤佳。亦可作切花瓶插。 常见的同属植物有东北珍珠梅(S. sorbifolia);高丛珍珠梅(S.arborea)等。  <BR>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合作联系|小黑屋|藏花阁园艺 ( 浙ICP备10014706号-5,浙ICP备10014706号-4 )|浙公网安备33010402004524号

GMT+8, 2025-7-1 14:38

Powered by MYCHG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